小周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他清楚這是一場不能有任何差錯的挑戰。在接到李天明的指示後,小周立即展開行動。他首先聯絡了錢董事長,討論二號場升級為三奈米工廠的計劃。錢董事長是方格晶片科技的創始人,對公司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小周必須獲得他的支持才能順利推動這項龐大的升級計劃。
當小周站在錢董事長的辦公室時,心中難免有些忐忑。儘管他對三奈米技術充滿信心,但他也明白這項技術對於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任何錯誤都可能導致巨額損失。錢董事長聽完他的報告,低頭沉思了片刻。
「小周,」錢董事長開口,「你應該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當初我把7奈米工廠升級為5奈米,整個過程花了兩年半的時間,良品率一開始只有40%,那段時間可真是難熬。」
小周點了點頭,他對此瞭解得很清楚。
「但是,」錢董事長的語氣變得堅定起來,「李總帶領你們這些年輕的團隊,只用了短短2個月,就把5奈米工廠的良品率從40%提升到了90%,而現在已經穩定在97%、98%。這是我當年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錢董事長望著小周,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我相信你們能做到3奈米,不過我也得坦白,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2號場一旦投入升級,失敗的話可能會讓公司承受巨大的損失。但話又說回來,現在我們有兩座廠,就算這一座冒險失敗了,還有另一座穩賺不賠。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拼一把或許值得。」
錢董事長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你們年輕人真是超出了我的想像。當年我在做7奈米的時候,從沒想過可以把技術推進得這麼快。既然你們有信心,我支持你們。把二號場從5奈米廠改成3奈米廠,用同樣的EUV(極紫外光刻機)設備,我相信你們可以成功。」
小周聽到錢董事長的支持,內心感到振奮。他立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李天明。
李天明在電話那頭沉穩地回應道:「既然連錢董事長都認為有可能成功,那我們就真的要拼一把。你現在需要做的是重新調度所有的人員。二號場升級後,無論是繼續生產5奈米晶片還是轉向3奈米晶片,原本的200個工人中至少有一半的工作會被自動化機器取代,這是必然的趨勢。」
「我明白,」小周回應道,「我已經考慮到這一點。其實,我打算把大部分被替代的工人轉移到封裝廠那邊去,因為那邊也需要人力。封裝的精密度要求不像晶片製造這麼高,這樣的轉移能讓這些員工無縫接軌,也不會對公司造成太大的負擔。」
李天明聽完後點頭讚許。「這個安排很合理,既能夠節省人力,又不會浪費資源。很好,小周。接下來,你把詳細的計劃做出來,盡快提交給我,我們會按照計劃逐步推進。」
「我會儘快完成的,」小周答應道。他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但也充滿了挑戰的興奮。
當小周返回他的辦公室後,立即召集了技術和管理團隊。他需要他們的配合來制定一個詳細的升級計劃。整個二號場的升級不僅涉及到設備的更新,還需要重新規劃生產流程、調整自動化系統,甚至還得和外部供應商協調,確保所有的元件和材料都能夠符合三奈米的技術要求。
「這次升級的核心是我們的EUV設備,」小周在會議上強調,「我們要確保這些設備能夠滿負荷運行,同時保持最嚴格的無塵環境標準。所有的自動化流程也需要進行重新編程,確保每一步驟都精確無誤。」
一名技術主管舉手提問:「小周,EUV設備雖然可以支持三奈米製程,但我們目前的清理和維護頻率能應付這種高密度生產嗎?」
「這正是我們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之一,」小周答道,「我已經聯絡了幾家專門從事EUV設備維護的公司,他們會派技術人員來協助我們進行深度清理和調整。未來,我們還會增加清理的頻率,保證每次生產都在最佳狀態下進行。」
另一名員工提出:「那麼,關於工人的轉移和培訓,我們應該如何進行?」
小周回答道:「大部分原來二號場的工人會被轉移到封裝廠,我們會為他們安排新的崗位培訓。同時,我們會保留一小部分高技術工人,繼續參與三奈米的生產。他們需要接受更高層次的技術訓練,以便熟悉新設備和新流程。」
這場會議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涉及到各方面的細節和問題,但每個人都充滿了信心。小周給大家分配了具體的任務,讓每個部門都知道自己的責任,並且要求他們在一周內提交具體的實施方案。
會議結束後,小周再次打電話給李天明,向他匯報了進展。「我們已經把基本的計劃草案制定出來了,接下來就是細化各項細節,預計一周內會有更具體的行動方案。」
「非常好,」李天明回應道,「我相信這次我們能夠成功。做好最壞的打算,但也要為最好的結果準備。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李天明掛下電話後,深吸了一口氣。雖然挑戰巨大,但他內心感到一股力量正在聚集,這次冒險或許正是天網科技再度崛起的契機。
接下來的幾個月,李天明、小周和他們的團隊將面對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知道,只要一步步按計劃進行,天網科技就有機會在晶片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甚至超越全球的競爭對手。
ns216.73.216.1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