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正坐在辦公桌前,突然手機響了起來。他拿起來一看,來電顯示是芳琪,一位商業論壇節目的主持人。李天明有些好奇地接起電話。
「喂,天明嗎?我是芳琪。」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爽朗的聲音。
「是的,芳琪,什麼事?」李天明問道。
「最近我們節目想邀請你上來做個專訪,和幾位商業界的精英共同探討一些關於科技和企業發展的話題。節目會涉及到訂製服裝、晶片、鏡片技術等。你有興趣參加嗎?」
李天明聽了感到頗為興趣,這樣的訪談既能展示他的軟體技術,又能擴展公司形象,對企業發展有幫助。他微笑道:「聽起來很有趣,我答應了。時間定了嗎?」
「是的,就在兩天後,下午5點。節目在電視台錄製,到時候我們會有司機來接你。」芳琪爽快地回應。
「好的,那就這樣說定了。」李天明掛了電話,心情變得輕鬆許多。他開始準備接下來的訪談內容,思考該如何向觀眾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理念和技術成果。
兩天後,李天明如期抵達電視台。節目組的氣氛相當輕鬆,工作人員親切地接待他,並把他帶到了攝影棚。他看見另外兩位參與的嘉賓,一位是科技界的大佬,專注於鏡片技術的研發,另一位則是晶片產業的專業人士,這些人都在各自的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
不久後,節目開始錄製。主持人芳琪站在前方,微笑著介紹每一位來賓。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在各自的行業裡都有傑出的表現。首先,我們有眼鏡業的翹楚顏先生,他在鏡片的塑膠射出技術上有著無可匹敵的精準度和創新力;接下來是專注晶片研發的周先生,他的公司專門為高壓設備提供超高效能的晶片技術;最後,是來自科技軟體領域的李天明先生,他所創立的企業正迅速崛起,以軟體技術提升生活品質。」
介紹完嘉賓後,芳琪轉身看向顏先生,開啟了討論。「顏先生,能不能分享一下您多年來在鏡片業務上的經驗和見解?」
顏先生輕輕點頭,開口說道:「這些年來,我們公司主要在鏡片的塑膠射出技術上取得了突破,特別是在精準度方面。我們不僅能根據不同度數製作個性化鏡片,還能實現日拋型鏡片,這是基於生物科技的應用。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副最適合自己眼睛的鏡片。」
接著,周先生也談到了晶片技術的發展。「晶片產業在台灣一直都是護國神山的支柱,我們雖然不像一些大企業那麼出名,但在特定領域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專注於研發能承受高壓的晶片,這些技術應用於電動車的充電樁或者高壓電設備,能夠提高效能和安全性。」
然後,主持人將話題轉向李天明:「天明先生,您作為今天唯一一位軟體界的代表,能否分享一下您在科技軟體領域的想法和經驗?我們知道您在研發上特別擅長整合硬體和軟體,特別是您開發的機器人『瑪麗亞』非常引人注目。」
李天明微微一笑,調整了一下麥克風,開始說道:「對我來說,科技的核心就是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更便利。這聽起來可能很簡單,但實際上背後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和創新。以我們的機器人瑪麗亞為例,如何讓機器人能夠平穩地站立、行走,甚至執行一些複雜的任務,這其中涉及了無數的技術挑戰。」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解釋:「比如說,機器人的平衡感,這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對機器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人類有天生的平衡能力和學習能力,但機器需要精確的計算和判斷。當你試圖讓它走路或站立時,腳下的力量分配和重心移動都必須經過複雜的計算。一旦計算速度跟不上,機器人就會失去平衡,這跟小孩子學走路有些相似。」
場內的觀眾們紛紛點頭,顯然對李天明的講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持人芳琪也笑著補充:「確實如此,許多人都認為機器人的行走很簡單,但背後的技術挑戰可不亞於人類學習走路的過程。那麼天明先生,您覺得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中,軟體技術會如何進一步改變我們的生活?」
李天明想了想,回答道:「我相信,未來的科技不再是單純的硬體堆疊,而是軟體與硬體的深度融合。我們正在努力讓軟體不僅僅是支撐硬體運作的工具,它應該成為提升整體系統智能的關鍵。我們的目標是讓科技不僅服務企業,還要能真正地融入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中。比如,像我們的企業小幫手系統,這是一個整合了雲端、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的平台,可以幫助企業更高效地管理運營,而同樣的技術應用在家庭中,也可以讓智能家居變得更加人性化。」
李天明又說:「我相信,這就像手機整合許多科技在裡面,現在則大家整合許多科技在汽車裡。誰做得越安全、越快、越準確,誰就是贏家。這要融合軟體、程式、大數據、相關機具的幫忙。其實以瑪麗亞現在的表現來說,稍加改裝,就可以跟一般人一樣的開車。」
,這是一個整合了雲端、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的平台,可以幫助企業更高效地管理運營,而同樣的技術應用在家庭中,也可以讓智能家居變得更加人性化。」
節目的討論進行得非常順利,三位嘉賓在不同領域分享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見解,現場觀眾也受益良多。當節目接近尾聲時,芳琪做了一個總結:「今天非常感謝三位來賓的精彩分享,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在各個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我相信未來,無論是鏡片、晶片還是軟體技術,都會繼續改變我們的生活,讓世界變得更加智能。」
錄製結束後,李天明和其他嘉賓握手道別,回到車上,他不禁感到今天的討論既充實又富有啟發。這次的訪談不僅讓更多人了解了他的企業和技術,也讓他有機會從其他產業的角度看待科技的未來。他決定回到公司後,進一步推動企業小幫手的應用,讓這個系統能夠幫助更多的企業和家庭。他知道,未來的科技發展,將會是軟體與硬體融合的一個全新時代,而他正走在這條道路的前沿。
ns216.73.216.2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