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在阿拉斯加進行資料中心的建設時,心裡一直記掛著公司最新推出的醫療看護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經過數月的研發與改進,已經具備了相當成熟的功能,特別是針對減輕護士和護理師的工作負擔,這是現代醫療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某天早晨,李天明透過衛星電話聯繫了戴高樂醫師和安德生醫學中心的湯姆生小組。他們都是美國知名的醫療專家和醫療機構,李天明希望能藉助這些專家的力量,推動天網公司的醫療機器人更快進入市場。
「戴高樂醫師,我這裡有一個關於我們最新的醫療看護機器人計劃,不知道您是否感興趣?」李天明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他知道,這些醫療專家一定會對這款機器人感到興趣,因為它正好能解決當下醫療機構面臨的挑戰。
戴高樂醫師迅速回應:「當然感興趣。天網公司在科技領域的創新一直非常前衛,我對你們的新產品很期待。這款機器人能做什麼呢?」
李天明耐心地解釋道:「我們的醫療看護機器人可以幫助護士們完成一部分日常工作,像是定時給病人送藥、協助翻身、監控病人的生命體徵,甚至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發出警報。這樣能極大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特別是夜班時段。這款機器人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解決醫療行業的護理人員短缺問題。」
「聽起來很有潛力。我們的醫院一直在尋找減輕護理人員壓力的解決方案,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戴高樂醫師顯得非常感興趣,「什麼時候可以安排一次現場測試?我想了解更多細節。」
李天明微笑道:「非常歡迎。其實我已經安排了一些測試單位,你們可以到我們在洛杉磯的天網科技美國分公司戴安娜那裡,有小型醫院展示,你們可以進行實地測試。我們有一台樣品機器人給你們做為測試,如果滿意的話,後續再洽談具體的合作。」
戴高樂醫師爽快地答應:「這樣很好。那我們馬上安排時間過去,盡快進行測試。」
掛掉戴高樂醫師的電話後,李天明接著聯繫了安德生醫學中心的湯姆生小組。他對湯姆生博士介紹了同樣的情況,並且強調了這款機器人已經經過了多次優化和改進,特別適合在繁忙的醫療環境下使用。
湯姆生博士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我們的醫療中心目前的確存在護士過勞的問題,這個機器人看來是個理想的解決方案。我們也想參與測試。你們有現成的樣品可以提供給我們嗎?」
李天明點頭:「當然,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你們可以像戴高樂醫師那樣,到洛杉磯的戴安娜醫院進行測試。這些機器人已經整合了最新的技術,不僅在實際操作中效率高,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來提升整體的醫療質量。」
「太好了,那我們也會安排團隊前往洛杉磯。這次合作如果順利,我們將會是你們的重要客戶之一。」湯姆生博士的語氣中透著期待。
幾天後,戴高樂醫師和湯姆生小組分別抵達洛杉磯的戴安娜展示醫院,進行醫療看護機器人的實地測試。醫院內,戴安娜帶領團隊為兩方介紹了機器人的功能與操作方法,並展示了機器人在實際醫療場景中的應用。
在測試過程中,這些醫療機器人展現出了極高的可靠性與靈活性。它們不僅能準確完成各項護理工作,還能根據病人的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當機器人準確無誤地將藥物送到病人手中時,並用溫和的語調提醒病人服藥,現場的醫生和護理人員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戴高樂醫師忍不住讚賞道:「這些機器人運作得非常順暢,幾乎不需要額外的監管。而且它們的智能反應非常靈敏,這真的是未來醫療的趨勢。」
湯姆生小組也表示贊同:「的確,它們不僅能幫助護士減輕工作量,還能在某些情況下提供更精準的護理。我們中心迫切需要這樣的技術來提高整體效率。」
測試結束後,兩方醫療機構都表示對這款醫療看護機器人非常滿意。戴高樂醫師當場提出了購買200台的訂單,並希望能盡快交付。而湯姆生小組也表示,他們會向醫院高層提交一份詳細的報告,爭取訂購同樣數量的機器人。
「我們醫療中心決定先購買200台,這樣能夠覆蓋我們主要的護理單位。」戴高樂醫師在現場與李天明簽訂了初步協議。「未來隨著需求增加,我們可能還會追加訂單。」
湯姆生博士也不遑多讓:「我們也是同樣的數量200台,這批機器人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幫助。」
李天明心裡十分滿意,這次合作是公司醫療機器人項目中的一大突破。他微笑著對兩位醫師說:「非常感謝你們的信任,我們會全力確保每一台機器人的質量與性能達到最優。希望未來我們能有更多的合作。」
離開會場後,李天明深吸一口氣,知道天網公司的醫療機器人已經在美國市場打開了局面,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機會來臨。他心裡清楚,這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大的市場等待著他們去開拓。
李天明接到琳達胡的電話,心裡不免有些激動。幾週前,他們剛剛接到了戴高樂醫師和湯姆生小組的訂單,200台醫療看護機器人已經算是一個相當大的數量,沒想到現在又增加了200台。這樣的訂單量就到400台,不僅表明了醫療機器人在市場上的潛力,還意味著天網公司的產品越來越受醫療機構的信賴。
「琳達,這次真是超乎我的預期。」李天明說道,手裡還拿著訂單的報告,語氣中透著欣喜和驚訝,「400台,這簡直是個爆發性的需求。我們需要確保所有的零件供應穩定,不然到時候生產進度會受到影響。我覺得我們該考慮擴展產能,甚至可以考慮在印度或泰國設立新廠來應對未來的需求。」
ns216.73.216.3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