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二)
芳青和君宇再跟那檔主再談天幾句,言笑甚歡,之後又在市集閒逛,四顧都是流光溢彩,滿是元宵佳節的甜蜜氣氛。
二人在小吃店吃元宵湯丸,芳青吃在嘴裡,甜在心頭。望著那盞楊玉環花燈,忽然想到楊玉環雖得唐明皇寵愛,最後卻不得善終,只覺這是不祥之兆,心中有點鬱鬱的。
芳青問君宇的道:「你不會像唐明皇拋下楊玉環那般,拋下我罷?」
君宇料不到芳青忽然有此一問,吃了一驚,問道:「怎麼忽然這般問我?是我做錯了什麼?對你不好麼?」
芳青搖頭答道:「不是,你對我很好很好,非常好。只是這燈,我瞧著,覺得有點不吉利。」
君宇安慰道:「不用擔心,楊玉環沒有死。因為六軍不發,唐明皇才用計騙騙別人,其實是放生了楊玉環。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就是說找不到屍骨。」
芳青還是鬱悶,道:「但他們終究沒有相守到老?」
君宇又勸慰道:「凡是出名的美人,多是紅顏薄命的、有奇遇的,才算是傳奇。白頭終老的人生太平淡,如何為人所談論?」
芳青啐道:「出名有什麼好?不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這些名聲,我才不稀罕呢!」又羞紅了臉,怯怯的問道:「你真的不會拋下我?」芳青想問贖身之事,卻不提起,不想讓君宇覺得自己在迫他。
君宇卻主動提起,說道:「我跟娘親說過了。她說買一個人回家很尋常,但要我先勤力讀書,得了若干功名,就可以帶你回家。你會等我嗎?」
這要等多久呢?但說了總比沒說好,而且,難得君宇的母親沒有嫌棄自己,還這般承諾了。君宇文采聰穎、學識豐富,考取功名當是指日可待的事。
芳青羞羞答道:「我等你,等多久都願意…」說得聲細如蚊。
二人卿卿我我,又甜言蜜言了一番。芳青晃眼一瞥,卻好像在人群中看到六爺的身影,登時害怕得驚呆了。
君宇見芳青一臉詫異,轉頭看,卻見剛才那花燈檔的檔主坐了在另一檯,也在吃湯圓,說道:「啊,那檔主也來了。」心中不解,為何芳青見了檔主會如斯害怕。
芳青定了定神再看,哪裡有六爺的影蹤呢?芳青只道是日夜受驚,心中有了陰影。仔細再看,果然見剛才的檔主在鄰桌吃湯圓,身旁還坐了另一人。只見那人年紀輕輕,相貌姣好。芳青看著就覺眼熟,想了想,原來是之前到何爺府上時見過的、那個叫相思的小么兒。
那檔主見了芳青和君宇,笑笑上前打招呼,笑道:「敝姓梅,賤名文思,認識我的人都叫我梅師爺。」
芳青心道,原來這人是師爺,難怪這麼能言善辯,又會過來搭訕、結交朋友。芳青見相思面上的微笑有點僵硬,猜他也是認得自己的,但二人互不理睬,都裝作不認識。
君宇有點遲疑,說道:「小姓白,名叫君宇。」
芳青心中納悶,上次逛畫樓就碰到客人,這次吃湯圓就遇上別的小么兒,暗歎自己真倒楣。幾人客套的談了幾句,芳青快快的吃完了湯圓,二人就匆匆的告辭。
二人無處可去,時候亦不早了,芳青有點擔心,雖然依依不捨,卻只好說道:「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
君宇臉色不捨,問道:「我送你回去吧?」
芳青不想讓君宇知道自己在別人府邸伺候,說道:「不用送我了,怕你回家晚了。」
芳青心中怨道,自己跟君宇都是住在京城,卻咫尺天涯,終日難見一面,便緩緩唸道:「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這是宋朝李之儀的詩句,君宇自然也聽過,便笑笑跟著唸道:「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芳青心中甜蜜,又唸道:「只願君心似我心。」
君宇繼續道:「定不負相思意。」二人吟詩牽手,繾綣難分,又約定什麼時候再見,細語了好一回兒,才分手離去。
芳青悄悄的潛回六爺底邸,只見到處都是靜靜的又暗黑,沒有人影,也沒有點燈。芳青攝手攝腳的回到房裡,見六爺還在床上睡得安好。芳青打開衣箱,把花燈收藏在衣衫之下,就回到床上假寢。
其實,芳青大可以偷走,不再回六爺處,不再在南春院附近出現,就不怕給抓回去了。但是,除了沒有棲身之處之外,最苦惱的還是如果一走了之,以後就難見君宇一面。為了再見君宇 ,只好繼續這般委身。
ns3.20.224.2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