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許回應:「明白了,我會按計劃執行。」
李天明又問:「我們現在的黑墨土庫存情況怎麼樣?」
小許回答:「目前庫存狀況還算不錯,大約還有1萬2千噸。不過塗裝非常重要,要看您想塗在哪些設備上。F-35一般來說用量12桶,3512(小海豚)型的小型潛艇需要6桶左右的塗料,而大型無人機大約也是6桶的用量。」
李天明接著說:「潛艇的隱形材料和塗裝要盡快完成,這批600台小潛艇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步一步來,確保質量。」
小許表示:「了解,我會抓緊時間進行的。」
第三天一大早,李天明匆匆離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前往巴西的聖保羅。他知道這次的任務比之前的要複雜得多,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挑戰,還有語言和文化的差異。雖然他已經在這片南美大陸上奔波了兩週,但每個國家的環境和挑戰都不同,尤其是巴西的葡萄牙語,這對不熟悉當地語言的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障礙。
小許提前一步到了聖保羅,並且開始著手安裝醫療系統的相關設備,包括機器、冷水管路、數據櫃和主機板等。整個過程進行得相當順利,安裝幾乎按照計劃如期完成。當天,所有設備已經進入測試階段。然而,在測試過程中,小許卻發現了一些問題。
這次的系統比之前在其他國家安裝的要麻煩許多,因為所有的操作指令和界面都是葡萄牙文,小許只能依賴手機翻譯,一點一點地和當地工人溝通。儘管這讓工作進展變得緩慢,但幸運的是,決定投資葡萄牙文資料中心的8位企業家合組了一家公司,他們請來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料中心專家——麥克阿瑟,一個在美國資料中心工作多年,對技術了如指掌的專業人士。他本是巴西人,這次受邀回到聖保羅主持這個資料中心的建立工作,英語相當流利,這讓李天明和他的溝通方便了許多。
麥克阿瑟帶領團隊快速安裝好了資料中心的葡萄牙文系統,但在第一次系統測試時,卻發現問題比預期的還要嚴重得多。一般情況下,整個運算流程應該只需要大約3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但這次的測試卻耗時了5分鐘。麥克阿瑟一開始認為可能是硬體效能的問題,並且覺得這種結果不太可能。他思考了一會兒,但還是沒能弄清原因。
「這不太對,系統應該能夠在3分鐘內完成測試,為什麼會耗時這麼久?」麥克阿瑟皺著眉頭,自言自語。
小許心裡隱隱覺得這可能和上次在西班牙時遇到的問題相似——系統的某些設定有誤。他走上前來,對麥克阿瑟說:「我覺得應該是設定出了問題,可能某些參數沒有調整好。要不你把整個程式碼重新檢查一遍?」
麥克阿瑟聽後,點了點頭,立即著手檢查所有設定。他反覆閱讀了程式碼,最終發現有兩三個地方的參數設定錯誤,於是迅速將這些設定修改過來。
「好了,再試一次吧。」麥克阿瑟說。
重新進行測試時,結果出乎意料——這次整個運算流程只用了14秒鐘。麥克阿瑟驚訝得睜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這個結果。他轉向小許,疑惑地說:「這也太快了吧?怎麼可能從5分鐘變成14秒?」
小許笑了笑,說:「這是我們技術團隊多年研究的成果。之前我在墨西哥的時候寫了一個檢測程式,讓我把它轉換成葡萄牙文再跑一次,看看會怎麼樣。」
小許將原本設計給墨西哥市場使用的檢測程式改寫成葡萄牙文,然後啟動系統進行測試。這次的結果更令人震驚——僅僅用了7.2秒。
麥克阿瑟站在一旁,看著螢幕上的數據,半天說不出話來。他再次仔細閱讀了小許的程式碼,確認這絕對不是簡單的錯誤操作,而是真正的效率提升。
「這程式明明應該要花至少3分鐘跑完的,怎麼可能只要7.2秒?」麥克阿瑟自言自語,然後又將自己設計的檢測程式重新編譯了一遍,進行測試。這次他依然感到震驚,因為測試結果顯示只用了11秒。
「這個效能和我們最近最新的3奈米技術都沒什麼差別啊!」麥克阿瑟一臉驚嘆,忍不住對小許說。
小許笑了,輕描淡寫地說:「這是我們天網科技的第一版5奈米技術。很早就做了測試,效果出色,這次安裝的設備就是基於這個技術。你這裡是第3批的晶片。」
麥克阿瑟還是不太相信,他將自己的程式碼打包發送給他在美國資料中心工作的朋友,讓對方在最新的3奈米技術環境下進行測試。過了一段時間,他收到了朋友的回信,結果顯示那邊的運行時間是11.5秒。
「你這個技術真的只是5奈米嗎?效能幾乎和我們最新的3奈米沒什麼區別!甚至還快一些!」麥克阿瑟再一次表達了他的驚訝。
「是的,這就是5奈米技術。而且這只是初版,還有很多提升空間。」小許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這讓麥克阿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項技術的潛力。
接下來的幾天,李天明和麥克阿瑟密切合作,進行了更多的測試和優化。每一次的結果都證明了5奈米技術的穩定性和卓越性能。整個資料中心的運行變得更為順暢,醫療系統的處理速度也大幅提高。
李天明和小許站在資料中心的核心設備前,看著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他不禁感嘆道:「當初推動這些技術的時候,沒想到真的能帶來這麼大的改變。我們的系統不僅幫助了醫院,還提升了整個醫療行業的效率。」
麥克阿瑟站在一旁,眼中帶著敬佩的神情。「你們的技術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甚至改變世界。我很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李天明拍了拍麥克阿瑟的肩膀,說:「這只是開始,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管是5奈米還是未來的技術,我們都會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讓世界變得更好。」
隨著系統測試的成功,李天明感覺肩上的重擔輕了不少,但他心裡知道,這只是整個計畫中的一小步,未來還有更多挑戰等待著他們。然而,看到技術所帶來的成果,他內心的信心倍增,知道自己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他和麥克阿瑟以及整個團隊一起站在資料中心的核心設備前,拍下了一張紀念照片,這標誌著他們在南美的又一次成功突破。
ns216.73.216.20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