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醫生點頭附和:「我們的安養中心有1500張病床,按照一台機器人照顧五個病人的方式,我們大概需要200到250台機器人。也先訂50台,分批交貨,每月5台,等這些機器人熟悉了以後,再陸續增加。」
黛安娜仔細聽著他們的需求,並回應道:「目前我們的機器人正處於試產階段,但我們會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生產規模。如果您們有興趣,我們可以進行詳細討論,為您們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幾位醫生表示他們將回去和中心的管理層商討,但對這款機器人的潛力充滿期待。他們知道,這些機器人可以大大減輕看護工的工作,還有更大的好處,這些機器人部會有情緒的問題。還任勞任怨。有一定的人機配置,效果將會不錯才是。
一天之內,天網公司接待了多家醫療機構的醫生,這讓黛安娜意識到,這款醫療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遠超過預期。她走回辦公室,向李天明彙報這些潛在的訂單。
「天明,我們今天接待了來自三家醫院的醫生,他們都對我們的機器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三家醫院的床位總數約為5500張,他們大約需要1000到1500台機器人。金額約6~9億美金。」
李天明驚喜地聽著:「這確實是個好消息,但我們的產能還需要提升才能滿足這麼大的需求。不過,這證明了我們的產品確實符合市場需求,這是非常有利的信號。」
黛安娜點頭表示贊同:「是的,我們必須要加快生產計劃,同時保持質量的穩定。我相信這款機器人未來會成為醫療護理行業中的一個標桿。」
李天明沉思片刻,然後說:「我們要儘快籌備一場更大規模的展示會,邀請更多的醫療機構參加。這次我們只展示了部分功能,我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這款機器人會更加完善。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醫院採用這項技術,讓護理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黛安娜認真地點了點頭:「明白,我會立刻開始安排這件事。」
天網公司醫療機器人的未來,隨著這些醫療機構的需求展現,似乎越來越光明。李天明和他的團隊知道,他們正站在醫療科技變革的前沿,而每一個新訂單的到來,都是對他們努力的肯定。
李天明坐在辦公室內,聽完黛安娜的報告後,心裡開始盤算。他粗略計算了一下,目前幾家醫療機構的需求,已經逼近1000到1500台醫療機器人的訂單量。如果再加上未來可能的需求量,整個產能需求至少達到3000台。這對他們的生產線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000台機器人……」李天明沉思著,這樣龐大的訂單意味著需要極大的人力和資源投入。「產能不夠,勢必要擴建生產線。」他暗自思忖。現有的設備和人員,遠遠無法支持如此大量的生產需求。尤其是神腦科技公司內部的鬥爭問題,也讓生產效率受到影響。
黛安娜看著李天明陷入思考,忍不住問道:「天明,我們的產能能跟得上這麼大的需求嗎?」
李天明嘆了口氣,回答道:「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的生產線目前的產能不足,必須考慮擴建。但問題不僅僅是產能,還有公司內部的問題需要解決。」
「內部問題?」黛安娜有些疑惑,「你是說……神腦科技內部的鬥爭嗎?」
李天明點點頭:「沒錯,神腦科技內部一直有派系之爭,這次如果不解決內部矛盾,擴建生產線只會更加困難。」
李天明坐在辦公桌前,盯著眼前的文件和數據,思緒卻早已飛向了神腦科技的混亂局面。他眉頭緊鎖,深知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作為一家曾經在科技界享有盛名的大廠,神腦科技如今卻像是一團亂糟糟的毛線球,內部矛盾重重,尤其是大房和二房之間的競爭更是使公司陷入無休止的內耗。這種情形讓他無法忍受,也直接影響了機器人的生產進度和質量。
李天明這次回台灣,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無人機和機器人訂單,更是為了徹底掌控神腦科技,將其從內部分裂的泥潭中拯救出來。他深知,若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公司內部的鬥爭將繼續,無論再多的技術投入和生產線擴張都無濟於事。
「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權力鬥爭。」李天明心裡清楚。他曾多次嘗試協調大房和二房之間的利益分歧,試圖讓兩邊達成某種共識,然而每次談判最後總會以不歡而散告終。雙方各自為政,彼此防範,甚至不惜拖垮公司的運作來爭奪權力。
眼前擺著的選擇其實並不多。李天明可以選擇擴充自己的產線,將神腦科技的供應鏈和生產能力逐步排除在外,自己獨立運作。但這意味著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而且訂單的穩定性無法保證。機器人產業雖然前景廣闊,但技術進步快,競爭也極為激烈,誰也無法保證未來的需求會不會突然下降。
這不是長久之計。李天明思索著,擴大產線無疑是將資源集中在自己身上,但這也意味着風險的擴大。而且,他清楚地知道,神腦科技多年來建立的生產基礎和技術能力,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輕易放棄。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徹底掌控這家公司,並清除其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或許,是時候採取更激進的措施了。他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李天明決定,要想徹底解決神腦科技的問題,他必須採取更加強硬的手段,不再試圖平衡雙方的利益,而是直接切割出一條新的道路。他知道,這個決策會帶來短期的衝突和風波,但從長遠來看,這是唯一能讓公司回到正軌的辦法。而拆解神腦可能是一個方法。
讓大房和二房的鬥爭結束,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全面重組。雙方都無法干預對方的產線,這樣漸漸就會各自獨立成兩顆好苗子。他自言自語地說道。我們不能再拖了,必須馬上行動。李天明在心中想著,目光中閃爍著決斷的光芒。他知道這個決策必須果斷,否則,神腦科技可能會被內部矛盾拖垮。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wNvJ5MT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