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戴蒙先生提出了一個更專業的要求:「機器人,你能幫我做一個靜脈注射嗎?」
機器人馬上回應:「可以的,請您準備好注射用具,我會檢查後進行操作。」
李天明補充道:「我們的機器人已經具備基本的醫療操作能力,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醫療程序,比如靜脈注射,當然這需要在正確的監控下進行。」
戴蒙先生一聽,連忙稱讚:「這太令人驚訝了,這幾乎就是一個全能的護士了。」
在整個展示過程中,戴蒙先生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對這款醫療機器人的功能越來越滿意。展示結束後,戴蒙先生忍不住問:「這台機器人大概需要多少錢?」
李天明笑著回應:「這台機器人是我們目前最新的開發,全球目前僅此一台,它的報價是60萬美金。」
「60萬美金?」戴蒙先生驚訝地說,「這確實有點超出我的預算,我本來的心理價位是50萬美金上下。」
李天明點了點頭,理解他的想法,解釋道:「我們的成本已經很高了,這台機器人所使用的技術非常先進,每個部件都是精密製造的。所以這個價格已經是我們的底線了,並不是為了盈利,而是反映了真實的製造成本。」
戴蒙先生思索了一會兒,雖然價格超出預期,但他也知道這台機器人的價值。「好吧,我明白了,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先進的產品。我需要再和我的團隊討論一下,但我相信這款機器人在我們醫院裡肯定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李天明微笑著點頭,充滿自信地說:「無論最終決定如何,我們都願意為您提供最好的技術支持。這台機器人是未來醫療的開端,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也有望降低,讓更多的醫院能夠負擔得起。」
傑森教授在旁邊看著這一切,滿懷敬佩地對李天明說:「天明,你的團隊真是了不起,這款機器人絕對是醫療行業的一大突破。」
李天明謙虛地笑了笑:「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每一次的進步,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類,超越自我,突破極限。」
這次展示會圓滿結束,李天明對未來的醫療科技充滿信心。他知道,這台醫療機器人只是個開始,隨著時間的推進,未來會有更多驚人的技術出現,改變人們的生活。
李天明正在公司裡處理一些事務時,傑森教授和戴蒙先生已經離開了天網公司的美國分公司。沒多久,一群醫生打扮的人走了進來,詢問有關剛剛在展示區看到的醫療機器人。他們看起來是專業人士,對機器人充滿了好奇。
黛安娜小姐熱情接待了他們:「您好,歡迎來到天網公司。這是我們最新開發的醫療機器人系統,它可以模擬各種護理操作,您可以親自體驗。」
其中一位年長的醫生開口道:「我們是在洛杉磯的一家安養中心工作的,我們中心大多是年長、行動不便的長者。看到這款機器人,我們感覺這會是一個極大的幫助。能否讓我們試用一下這款機器人?」
黛安娜點頭說:「當然可以,這款機器人專為醫療護理設計,能協助完成各種日常護理任務,包括移動病人、餵食、洗澡等。請您放心地體驗。」
其中一位醫生躺上了病床,黛安娜對機器人發出指令:「請將這位先生移動到對面的病床上。」
機器人立即開始運作,禮貌地對醫生說:「先生,請注意,我現在將您移動到另一張病床上,請保持身體穩定。」
機器人穩定地運用雙手,輕輕將醫生從病床上抱起來,移動到對面的床上。整個過程中,動作流暢而精確,完全模擬了專業護理人員的操作。
醫生對這台機器人的表現感到非常滿意,他興奮地說:「這太神奇了!這台機器人可以完美代替我們的一部分護理工作,尤其是在那些行動不便的病人護理中。我們的護士工作量很大,若能有這樣的機器人,將大大減輕我們的負擔。」
另一位醫生也加入了討論:「是啊,我們中心經常面臨長者摔倒或無法自行移動的情況。有了這台機器人,這些風險將會大幅減少,而且它可以24小時不停工作,不像護士有上下班時間的限制。」
黛安娜笑著說:「沒錯,這款機器人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減輕醫療工作者的負擔,它可以全天候工作,只需定時充電。您還可以透過我們的醫療看護系統遠端監控機器人的操作,確保護理質量。」
這幾位醫生對機器人的功能深感驚艷,紛紛開始考慮是否能夠在他們的安養中心中引入這樣的設備。年長的醫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要採購這款機器人,您們的生產量是否能夠滿足需求?我們中心大約有2000張病床,按照一台機器人照顧四個病人的比例,我們可能需要350到400台機器人,目前先決定100台,分批每月10台,這樣才能讓機器人慢慢融入安養中心中。」
黛安娜思考了一下,回應道:「我們目前的產量還處於初期階段,不過我們可以根據您們的需求量來進行生產安排。當然,如果您們確定要訂購,我們可以優先為您們安排。總金額會是6,000萬美金。」
醫生們滿意地點了點頭,並拿出名片遞給黛安娜:「這是我的聯絡方式,我們需要進一步討論具體的訂購方案,因為這樣的技術對我們安養中心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正當這幾位醫生結束交流準備離開時,又有一群穿著白大褂的人進入天網公司的展示區。他們自我介紹說是另一家位於洛杉磯的安養中心的醫生,同樣對這款機器人充滿了興趣。
黛安娜禮貌地接待了他們,並重複了剛剛的介紹,展示了機器人的各種功能。這些醫生也體驗了機器人如何移動病人、餵食以及進行基本的醫療護理。
一位醫生感嘆道:「這款機器人雖然還未達到完全取代護理人員的地步,但它已經足以勝任許多基礎的護理工作。如果我們能在我們的安養中心引入這樣的機器人,那將解決許多護理上的難題。」
ns216.73.216.12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