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叔叔再次指名,小潔再次受寵若驚,這就為老薑糖奉上阿柒失憶後的小小心得。
老薑糖自介裡提到「想用更嚴謹的態度重寫這篇文」,希望「給點心得」。且「不用特別客氣,不好的地方也請不吝賜教」……所以小潔就不客氣了哦。
出於個人習慣,一般故事我通常先看個十回左右再來寫心得,一方面是因為我頭腦不好,得看多一點東西才能長出少少感想。二方面是因為小說終究不是詩,詩講究的是意象精準重點打擊,因此讀者看個三、四句大概就知道作品優劣,很少出現通篇很糟,最後一句才畫龍點睛的扭轉全局之作;小說卻不然,總是要看到一個段落才能對一部故事的好壞下定論。
然而我得老實承認,這個故事我只看了五回,原由我放在後頭說,還是先講講我對故事整體的感覺。
首先點入故事連結,馬上被漂亮的封面吸住目光。
我自己是做不出像樣封面的人,每次上故事就求爺爺告奶奶,拜託朋友幫我AI繪圖、鑲字……咳,總之我很羨慕製作封面品味很好的人,這點阿柒失意後有加分。
接著是簡介,我通常不看長篇大論的簡介,但阿柒失憶後的簡介共三段,除卻最後一段的作者自況我覺得其實可以刪除之外,其他兩段兼寫故事背景和男女主特點,簡潔有力又能傳遞必要線索,這點也很棒,比我自己的簡介寫得好,是我可以學習的方向(大姆指)。
目前為止,阿柒失憶後有個蠻好的開始……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下面我要講講故事裡我看到的危機,老薑糖可以做為參考,但如果覺得我的看法不適切,也就不用太放心上,因為這只是我個人觀點,且光看五回,也可能只是我以管窺豹,未臻全貌。
首先蠻明顯的問題是文句過度臃腫了。
回到一開始提及的那件事:為什麼我只看了五回?
因為這五回加起來閱讀時間就76分鐘,用PNN計字法算,一分鐘300字,五回就寫了共約22800字,和很多人的十回等量。
而文句臃腫的問題在第一回就很突出,我當下是吃驚的,因為正文中的寫法和簡介裡呈現出的俐落感判若兩人。不誇張的說,每一段落裡都找得到大量贅字冗言,這導致篇幅厚重,但劇情幾乎沒有推進,更別提故事裡放出的訊息,很多都還有「不必要」、「流水帳」或「重覆」的嫌疑……老薑糖在自介裡提到過這個故事有42萬字,其實如果大刀闊斧刪掉贅字冗言,這個故事的字數應該可以瘦身到二十萬以內。
再來,背景說明的部分太多,我看得出老薑糖這方面的用心,哪一年誰發生了什麼、哪一年哪裡怎麼樣……都做了依序且詳實的敘述。
但真的太多了。
我們不是編年史,是通俗小說,既然是要吸引人看的小說,比起詳實記載每一個情節,娛樂性才是我們該放在前幾順位的考量點——很少有人對著編年史會覺得有趣的。
……那如果就是覺得這些敘述很重要,就是要放,那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精簡化」之後呈現。
先解決贅字贅句的問題,想清楚「我要表現的主題是什麼」,好比插花,主要花材重點呈現佔據C位,其他的枝枝節節都該為妳的重點服務,沒有起到服務功能的材料就要果斷丟棄,而不是不加剪裁,一股腦堆上來,讓讀者還要從龐雜的訊息裡拉扒著找重點。大部分人都是懶惰的,讀通俗小說所為何事?就是圖一個輕鬆開心,如果一邊讀還要一邊劃重點,那就很傷害讀者的感情和閱讀體驗,結果就是留不住客。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對話和標點符號。
我不是標點符號魔人,老薑糖的標點符號運用其實也沒太大問題,只是用法比較單一,我看到的就一段裡面常常是逗號一用到底,最後來個句號,這比較可惜,可以練習讓標點符號也成為妳故事裡「傳達情緒」的影子功臣。
對話則是我覺得老薑糖可以重點加強的部分,這個故事本身背景敘述量很大,所以相對之下對話顯得不多,我覺得老薑糖可以思考一下「顛倒過來」,練習精簡敘述的同時,把必須呈現給讀者的重點嵌進對話裡自然傳達給讀者。
對話不要是流水帳式的寫法,試著做一個練習:如果不接前言後語,妳上下對話框裡的那句話有沒有辦法讓人猜出「是誰講出來的」?這同時考驗作者的角色塑造力和編寫對話的能力。
總之對話的目的性和功能性都要更明確一點,可以練習「一魚多吃」:對話主要是為了「過渡場景」、「表達人物情緒個性」、「埋下伏筆」、「製造衝突點或緩和點」、「提供笑點、亮點或線索」……一句對話儘量鎖在PNN頁面標準的兩到三行內,而這段限縮字數的對話如果沒能起到以上至少兩到三個功能,那這句對話就可以考慮刪除,因為效益太差,害妳還要多寫幾句去補足那個效益,於是「臃腫」的感覺就出來了,讀者的渙散感和點出頁面的動作也就出來了……畢竟這是個選擇太多、太豐富的時代。
以上是我的心得,42萬字的故事想要重啟,是須要破斧沉舟的決心,我自己絕對做不到,所以很佩服妳。這是不容易的事,然而大破之後才有大立,我也很期待看到重生之後更精采、更俐落颯爽的阿柒,所以提供一些淺見,希望對老薑糖有幫助。
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SAhdLtyyz
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TgIoUvU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