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是子不語,本文是針對「好好吃雪糕」的《夢的準則》的書評,由於是收費的書評,因此會盡量以評論者的身份來檢視這部小說的內容,除了委託者問的問題之外,還會以我個人的想法來提出建議,因為我本人是業餘書評,所以主要以我自己的作品,以及我看過的經典作品為例來討論,如有疏漏和失誤請見諒,也歡迎雪糕大大來訊息討論。
那我們就開始吧。
目前我已經看到最新進度。而作者主要提出三個問題,我依次回答:
故事節奏與段落設計是否流暢?
這其實有點微妙,因為這小說明顯分出許多任務,任務內的流程與交代是流暢的,從任務頭跑到任務尾都可以看出作者在設計角色與動作上的用心,讀者閱讀時不會有什麼難以理解的畫面發生。
問題出在任務與任務之間,後面詳述。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UHsWYhDAN
戰鬥與角色心理描寫是否有層次?
在戰鬥中,角色的動作描述流暢,第一次對戰詛獸的三人小隊合作寫得很好。讓讀者可以從文字想象出眾人的動作,不過在之後的戰鬥,尤其是之後對付詛獸的戰鬥,因為流程是類似的,所以會出現審美疲勞,建議適度變化,例如不同型態的詛獸,或者大數量的小型詛獸,讓角色們得用不同的方式對付這些敵人。
心裡描述上,可以看出作者對角色心態與過往故事結合的描述,但有時候這樣會造成人物補完背景設定時卻降低了故事的前進速度。例如男主(?)赫洛的小隊全滅、村落全滅記憶,在小說早期階段一直重複出現,卻沒有讓男主與其他角色就這方面的回憶產生互動,一直是他獨角戲的狀態,會讓讀者覺得節奏拖沓。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Id9W2UXRR
過濾詞/文筆強度方面的回饋?
文筆顯而易見是可以的,作者知道自已在寫什麼,許多大型的行動裡,角色的台詞、動作、景觀描述都很到位,但有時候太過於注重視覺表達。
像小說早期讓女主泡屍水時的全感官描述效果很好,到了後期卻很少見,大部分都只剩下視覺與觸覺。
聽覺、嗅覺、味覺幾乎不見,有點可惜。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juuloPTz0
而下面是我在看的時候的一些想法:
需要善用簡介
一本小說,對於閲讀量很大的讀者而言,簡介是很重要的部分。一個讓人看不明白,太過抽象的簡介會讓人卻步,因為不知道作者要承諾什麼樣的內容。
讀者並不喜歡花了很多時間看了一大段開頭後,發現內容或類型不是他想看的,因此太過艱澀抽象的簡介會被許多娛樂型讀者排斥,連點都不會點進來。
你可以參考一下其他排行榜前排,文章量超過100篇的作品,他們的簡介區域,通常都是清晰明瞭,前十行看完就知道這是什麼類型的作品,以及作品的開頭鉤子是什麼。
以我的作品當作例子: https://www.penana.com/story/151766
我的簡介直接把主要衝突,也就是表面故事用四五行交代完,並且點名這是一個西方奇幻類型的故事,對這種類型有興趣的讀者,就會點開來看。
而你,你的作品,要帶給讀者什麼樣的故事與體驗呢?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6kQUoR46G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xwqPKlomr
5W1H
前面提過,你的作品裡面,任務之間的流程是讀得懂的,但是任務的開頭就非常難以理解。
我假設每個任務都是一個大場景,場景的開頭應該要設置六個要素:
主要角色群是誰(Who)
他們身處何種場景(Where)
他們是在故事線的哪個時段(When)
他們要做什麼事(What)
他們做這件事的原因(Why)
他們打算用什麼方法與策略做這件事(How)
作者設計場景時應該對這六個元素都了然於心,然後一次透露給讀者,讓讀者掌握方向,就像搭飛機時在乘客座位上的「飛航3D地圖」一樣,雖然讀者不能改變什麼,但是讓他們有足夠資訊知道自己在哪裡,等下會去哪裡,是很重要的。
而本作品嚴重缺乏必要資訊,最常缺失的是When與Why。
由於缺乏When,所以讀者不知道這個場景是位於整個故事線的哪個地方,不知道這段落離故事真正的起點有多遠,離預期的終點有多遠,可以說是在迷霧中前進。
由於缺乏Why,所以讀者不知道這些人在這個場景做這件事情的原因,也就看不出幾乎所有角色的動機,對於這些角色的互動的期待也是在一團迷霧裡。
因此在收服男主赫洛之後的下一個新劇情,我陷入了一個巨大的經典哲學問題:
「這些角色是誰?這些角色在哪裡?他們又要做什麼?」
例如接觸又天的這場戲,我們只知道主角接近又天,卻不知道他們接近她的動機為何,是要救人?還是要說服?還是要滅口?還是目標根本不是她?
讀者要怎麼期待主角的每一個動作?
如果主角要來救又天,那讀者就會期待主角群的每個行動都能成功。
如果主角是要來滅口的,那同情又天的讀者就會希望主角的行動失敗,或者回心轉意。
現在不知道主角要來做什麼,讀者也不知道要怎麼站位,不知道該場戲要同理誰,同情誰。
讀者是很難忍受5W1H裡面好幾個被故意隱藏起來的,或者更致命的程度:作者忘了講。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gOS7WdCaj
通常商業向的作品,都會有很明確的任務簡報或資訊匯集的階段,除了整理人物的資訊外,也讓讀者了解這個作品的承諾Promise,以及表面任務。
一樣是我的作品: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1376284
第一回就將整個狀況都用對話的形式表達出來,讓讀者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主角該做什麼事,還有為什麼該做這些事。
商業好萊屋動作片,絕對少不了任務簡報,或者類似的場景。
即使是經典文學,也會有類似的章節樹立Promise。
例如「魔戒」裡面,甘道夫在袋底洞與佛羅多會面,交代魔戒的來由,以及樹立「你要帶著魔戒到愛倫戴爾,我不能陪你去,但是有人會在布里鎮接應你」的任務指標,也是一樣的用途。
在「最後的獨角獸」裡面,即使整本書都像詩一樣美、一樣抽象,作者也還是在很早期就讓讀者知道,所有獨角獸都消失了,只剩下一隻。這一隻最後的獨角獸必須找出她的同伴到底跑去哪裡了。
本小說裡面嚴重缺乏這樣的場合,因此我不知道開頭第一個任務要做什麼,那就算了。
但是等赫洛登場後,他一個啥都不懂的新手被強迫拉進團隊,總該要有個成員自我介紹吧?也該要有個正式或非正式的任務簡報吧?讓他以及讀者有個機會熟悉這個團隊的成員、特長、運作模式,然後知道下個任務該做什麼,成功與失敗的定義?中途可能的困難?
事實上是一次也沒有,我從第一個場景看到最新場景,都一直在迷霧裡航行,甚至重看第二遍也還是搞不清楚。
重讀了兩遍,但不是為了去重溫精彩片段,而是去釐清看不懂的片段,非常傷害閱讀體驗。我相信沒有多少讀者有這個耐性幹這件事,最有可能的是讀到又天的篇章就果斷棄了。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I7UgA66hq
綜合評論改進的方向,我覺得這個作品需要:
1. 修改簡介,至少敘述誰是主要角色,還有表面任務是什麼。
2. 安排新手入團的情節,讓赫洛與讀者有機會了解這是什麼樣的組織,有哪些主要角色,以及他們的下一個任務(或者表面的目標)。
3. 不同任務之間,應該要有個手段讓讀者理解下一個任務,角色們在做什麼事,至少交代他們的表面動機(真正動機可以當成一個劇情反轉)。不要讓角色們演得很辛苦,但讀者像在看他們夢遊一樣。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V0GKuCagS
謝謝,如果有其他想法,歡迎討論~~
ns13.59.141.19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