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拒簽舊書事件持續發酵,最後演變成炎上風波。不少網民的焦點已不再是作家肯不肯簽書,而是作家回應的態度。
作為不在現場的外人,不排除事發當日的拒簽乃三方溝通上的誤會。
儘管有網民指出,若作家真的逢書必簽,那麼職員便不會特地跑去問他意見,直接叫讀者排隊便好。在這裡必須客觀點出:書展 helper 大多是散工,有可能年年換一批,不清楚僱主的習慣與取態絕不意外。
至於作家澄清指當時回應職員「有買書都排緊隊喎,唔係幾好,排隊簽」,而讀者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無買書簽名唔係幾好wo,你睇下個個都有買書」。
出現兩個版本的羅生門,先假設是溝通上的誤會。
奇怪的點是為何作家會先入為主認定讀者插隊?一個看到人人手上都拿著新作,不想破壞規矩而先向職員查詢是否可以簽舊書的讀者,他當真認為會做出插隊行為?會插隊的人壓根兒不會顧及別人願不願意,直接就把舊書塞過去吧?
哪怕是一場溝通上的失誤,既然讀者事後確切表達失望,那麼作家最應當做的是努力釋除誤會,澄清拒簽並非他的原意,只是言語表達不當;而不是強調自己有多委屈,繼而諉過讀者,一口咬定對方插隊。
本來只要澄清純屬言語上的誤會,大方約讀者見面送出親簽新作,事件就可以平息了。就因為作家急於維護人設而誣衊讀者插隊,才會鬧出炎上風波。
後續愈描愈黑,已沒救,直接公關災難。
不過想替作家說一句:作者想賣書並沒有錯,畢竟文字有價,全職作家也要糊口。只是應該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從加入蕉園開始便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歡迎大家到《貓的二三事》來串門喔👋🏻
ns216.73.216.20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