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 打傳媒
吾城霓虹閃爍,地面光輝璀璨,地下暗流洶湧如獸。赤玄輪的「紅輪系統」不再是單純數據中樞,而是名為治理、實則掌控的數位獵網。這網無聲無形,卻鋪天蓋地,從街角的攝影機、手機的咪高峰,到超市的會員卡與電商購物紀錄,無所遁形。任何與抗議有關的耳語、任何黎明之刃的轉發與標記,都可能觸發系統紅燈,轉瞬成為「行為預警」名單上的一筆資料,成為警方的「例行問話」對象。
陶心貽的傳媒帝國與古令寂的科技鐵幕交錯編織,宛如一場完美配合的馴化工程。他們用剪接的畫面、篩選的真相、放大的情緒,塑造輿論陷阱;以「穩定」為名,實行思想圍剿。黃金時段,熒幕閃爍,一段「特別報導」中街頭火光躍動,一面黎明之刃旗幟在濃煙中若隱若現。主播語氣低沉、節奏精確:「這些自詡公義者,帶來的是混亂與恐懼。」
影像早已經過剪接,言論早已被刪去,觀眾記住的,只剩混亂與火焰。他們甚至找一些 偽學者、偽專家 宣稱:「我們掌握確鑿情報,黎明之刃受境外資金控制,意圖撕裂吾城。」無需證據,重複即為真相。謊言如雨,一夜之間滲透市井巷弄。
陶心貽的媒體機器開足馬力,攻擊成為日常。網站首頁、社交平台、電視黃金時段無一倖免,每晚準時投放「輿論疫苗」,定點攻擊黎明之刃核心理念與人物。社交媒體上,水軍偽裝成市民,自導自演:某「小店主」聲淚俱下地指控:「抗議毀了我生意,還有人威脅我家人!」故事漏洞百出,卻因水軍操作登上熱榜。留言區瞬間化為暴怒集散地,千夫所指,罵聲如潮。
街頭咖啡館中,小雅刷著手機,眉頭緊鎖:「這故事根本不合理,怎麼還那麼多人信?」阿明嘆氣:「你信不信不重要,他們只要讓人懷疑、討厭、厭煩,就夠了。」他們明知虛假,卻不敢多說,怕手機背後有眼、有耳、有鎖鏈。
古令寂打造的紅輪系統是這場數位獵巫的核心武器。它分析每則留言、每次點讚、每筆購物行為,建立行為模型與風險等級,決定誰該被監控、誰會成為「不穩定因素」。一名律師僅因點讚數篇抗議貼文,翌日即被列入高風險名單,辦公室門前,兩名警員靜靜站著:「配合調查,例行公事。」語氣平靜,令人心驚。
系統設有即時舉報模組,偵測關鍵詞即刻響警,數據直通指揮中樞。年輕人即使在加密群組內討論,也難逃監控。一次未及實行的集會籌備,主事者便接到「協助調查」通知。連封閉的聊天室,也成了陷阱。
一名叫小雯的大學生,平日僅在網上熱議社會新聞,未曾參與抗議。某晚,她轉發一篇揭露真相的文章後,收到匿名簡訊:「別再亂說話,小心點。」她望著螢幕,手指微顫,終於刪去帳號,不再發聲。
輿論戰的核心,是斬首黎明之刃的象徵人物。伏叔,曾被稱為吾城良心,首當其衝。新聞畫面中,他在昏暗街角與年輕人交談,畫面加上冷調音樂、陰影強化,字幕鮮明:「密會曝光,幕後真相大白!」主播語帶寒意:「黎某,曾是大善人、大企業家、良知代表,卻私下密謀煽動衝突,意欲何為?」
接下來是變調錄音、模糊畫面與「前同事」匿名爆料:「他受境外資助,煽動街頭暴力!」老照片被翻出,配上語音合成:「他早就對秩序不滿,這是長期策劃。」網路上水軍鋪天蓋地,一句「什麼良心?就是搞亂社會的!」瞬間置頂。有謠言稱某人因伏叔發文「丟了工作」。朋友勸他反擊,伏叔只是搖頭,聲音微啞:「辯解無用,真相信我的人,不會被帶走。」
他知道,這不是針對他一人,而是對公義之聲的系統性封殺,是一場信念的獵殺。
利仁超亦難倖免。陶心貽的媒體開始含沙射影:「企業巨頭,發展障礙?」報導聲稱其公司「干擾市政更新」,並援引所謂「內部消息」指他暗中阻撓新政推行。畫面切至他出席活動的特寫,旁白低沉而曖昧:「這位一向低調的富商,是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交易?」
輿論風向悄然轉變。批評者,被一概歸類為「改革阻力」;抗爭者,被構陷為「危害穩定」;而思考者,則被逼往沉默的懸崖。
網上謠言四起,匿名貼文指控他勾結外資,其家族企業被扣上「經濟隱患」的標籤。一段經過剪輯的假影片更為致命,他與外商交談的畫面被旁白扭曲:「他正干預吾城未來。」真偽模糊不清,卻足以讓他陷入孤立。
他站在辦公室窗前,俯瞰霓虹閃爍的吾城,眼神悲憤交織,對助手冷笑:「沉默也能成罪?他們容不下任何中立。」他知表態有風險,卻不願再退,心中決意如潮湧。
科技絞殺,孤舟難行。下一個目標,是韋旺奇的電訊公司。新聞以聳動標題開場:「謠言溫床?韋旺奇的傳訊黑幕!」畫面中,一篇匿名貼文揭露赤玄輪陰謀,報導卻斷言其與韋旺奇平台有關。一名變聲「內部人仕」現身,語調陰冷:「他的平台成為反政府工具,散播謠言,搖撼根基。」
韋旺奇怒不可遏,試圖澄清,卻處處受阻,新聞被下架,聲明遭限流。他對團隊低語:「真相不能死,我們得另闢蹊徑。」一名工程師嘆息:「紅輪系統監控太緊,獨立網難建。」他凝視螢幕,眼底倔強不屈:「就算只能傳出一絲訊息,也要嘗試。」
而藍敬霖的本土百貨,因支持抗議者而成市民心頭的希望燈塔,卻也因此引來鋪天蓋地的抹黑。一則「臥底調查」聲稱其倉庫藏有「違禁品」、「走私貨物」,普通的搬運畫面被扭曲為「秘密行動」。專家冷笑:「藍敬霖挑戰法律,百貨淪為藏污納垢之地。」
藍敬霖站在公司門前,面對鏡頭,語氣堅定:「本土百貨,乾淨經營,這些指控純屬抹黑!我們會追究到底!」但新聞標題卻寫道:「藍少含糊其辭,難證清白。」網上留言如潮:「果然有鬼,難怪跟赤玄輪對著幹!」
仇大兔的服裝店,其標語與設計點燃青年反抗之魂,卻成陶心貽的眼中釘。專題《暴徒的經營者》上線,模糊的監視畫面顯示年輕人走出店門,旁白陰森:「他們袋裡的,是衣服,還是更危險的東西?」匿名線人指控,店面成為「暴徒基地」,牆上海報被污名為「煽暴宣傳」。
仇大兔怒立店門,直面鏡頭怒吼:「我的設計是希望,不是暴力!你們的污衊藏不住真相!」但報導斷章取義,標題刺眼:「仇大兔避談非法指控。」水軍攻勢如潮:「誤導青年,該封店!」
恐懼之網,覆蓋全城。紅輪系統如幽靈,將負面報導推至每一雙眼睛前,澄清聲音被迅速淹沒。支持伏叔的留言遭刪除,帳號被封。鐵路上一名市民偷拍他,照片瘋傳,標題陰險:「他在密謀什麼?」
利仁超的業務數據被篡改,公開後引來社會質疑,街頭牆面甚至出現塗鴉:「利仁超,說清楚!」
小雯因轉發真相帖而遭匿名威脅,如今沉默不語。她對好友低聲說:「網上像有隻眼,說什麼都不安全。」好友點頭:「大家都怕,誰還敢出聲?」
陶心貽與古令寂聯手,將恐懼滲入吾城骨髓。核心人物的公信力被一一摧毀,支持者被切割孤立,冷漠如冰霜籠罩整座城市。真相在謊言洪流中掙扎,市民的自我審查,讓沉默成了唯一的生存方式。
ns216.73.216.6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