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劍派所在的清翠山谷外,一處偏僻的山崖隱於崑崙山脈的深處,終年雲霧繚繞,少有人跡。大師兄葉孤鴻自那夜醉酒風波後,選擇在此獨自練劍,遠離山門的紛擾,以劍法排解心中的鬱結。他的練功方式異於常人,卻極為艱難,甚至比林風致在寒冰崖的風雪試煉更為苛刻。他每日對著崖壁上一滴滴滲下的水珠練劍,不僅要精準劈中水滴,還要控制劍勢,讓水滴朝特定方向分散,落於崖壁的不同角落。
這片山崖頂端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岩縫中滲出細小的水流,匯成水滴,緩緩滴落。葉孤鴻站在崖下,目光如炬,緊盯每一滴水珠的軌跡,手中的長劍寒光閃爍,隨時準備出擊。他的練法源自飛雪劍舞的精髓,卻更為精妙——飛雪劍舞講究劍隨心動,靈動如雪,而他將這份靈性融入對水滴的掌控,力求每一劍都精準無誤,化無形為有形。
練功之初,葉孤鴻屢屢失手。水滴看似簡單,卻因風向、濕度與滴落間隔的變化而難以捉摸。他往往算不準水滴落下的時機,或是劍勢過重,將水滴劈散成霧,無法控制方向。崖壁下的地面濕漉漉一片,卻無一滴水落於他預定的位置。他雖性情耿直,卻天資聰穎,深知這套練法對飛雪劍舞的提升至關重要,於是不斷調整劍招,細心揣摩水滴的規律。
「這滴會稍快,該向左上方劈!」葉孤鴻低聲自語,長劍輕挑,劍尖精準擊中一滴水珠,水滴受力斜飛,落在崖壁左上角,留下一抹濕痕。他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卻不敢懈怠,立即準備迎接下一滴。他的劍法逐漸純熟,劍招間的轉換愈發流暢,隱隱帶上了飛雪劍舞的靈動氣韻。每當水滴被劈向崖壁的四個角落,葉孤鴻的心神便更加專注,彷彿與這山崖、這水滴融為一體。
葉孤鴻的練功極為枯燥,卻也極耗心力。他早出晚歸,從晨曦初現到月上中天,幾乎所有時間都用於這一滴滴水珠的挑戰。崖下的清風帶著濕氣,衣衫常被水霧打濕,他的雙手因長時間握劍而微微顫抖,卻從未停下。他的身影孤獨而堅定,彷彿這山崖便是他的整個世界,劍法便是他唯一的寄託。
他並不知曉山下楚夢瑤與孫冰的銀針試煉,也不知林風致在寒冰崖的風雪淬鍊,但他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雖然進展緩慢,卻真真切切——起初,他十劍中或許僅能劈中一滴,如今卻能連續數劍精準命中,甚至能控制水滴飛向崖壁的特定角落。崖壁上的四個角落,漸漸出現了淺淺的凹痕,那是水滴長時間衝擊的痕跡,雖不明顯,卻是他進步的證明。
「再快些,再準些!」葉孤鴻低喝,長劍連揮,劍光如雪花紛飛,接連劈中數滴水珠。水滴或向左上,或向右下,精準落於崖壁四角,濺起細小的水花。他的劍法愈發輕靈,隱隱帶上了飛雪劍舞的至境——劍隨心動,無需刻意思索,劍光便能隨水滴的節奏起舞。他心中燃起一絲滿足,卻也明白,這距離師父口中的「心靜如雪」尚有差距。
夜幕降臨,葉孤鴻終於收劍,盤膝坐在崖下調息。他的衣衫被水霧浸透,寒氣侵入四肢,卻無損他的意志。他閉目回想今日的練功,細細體會每一劍的得失。崖壁上的凹痕雖淺,卻是他日復一日堅持的見證。他知道,飛雪劍舞的精髓,不僅在於劍招的靈動,更在於心神的專注與沉靜。這套水滴練法,正是對他心性的淬鍊。
葉孤鴻的心中,孫冰的影子偶爾閃過。那夜的醉酒與告白,讓他羞愧難當,也讓他意識到,自己的感情或許永遠無法得到回應。然而,劍道卻是他能牢牢把握的東西。他深吸一口氣,暗道:「冰兒,我不會再讓你為難。吾之劍,將為飛雪劍派而舞!」
月光灑在山崖,映得崖壁上的凹痕泛著淡淡銀輝。水滴依舊緩緩滴落,彷彿在靜靜等待葉孤鴻的下一劍。遠處,飛雪劍派的山谷燈火已熄,楚夢瑤與孫冰在練功場上完成了對練,林風致則在寒冰崖的雪洞中沉睡。崑崙山脈的風雪,見證著每一位弟子的奮鬥,而葉孤鴻的劍道之路,也在這滴水穿石的試煉中,漸漸綻放出屬於他的光芒。
清晨,谷中鐘聲悠揚,弟子們身著白色練功服,手持長劍,列隊於練功場。楚夢瑤與孫冰站在前列,葉孤鴻也從山崖返回,與眾人一同參練。其他外門弟子與新入門的師弟妹們整齊排列,目光堅定,無一人懈怠。蕭寒梅一襲白衣,氣質清冷,站在場邊,目光如雪,靜靜觀察眾人的表現。
練功開始,眾弟子先演練飛雪劍舞的基礎劍招,從「飄雪點絳」到「雪舞九天」,一招一式,整齊劃一。劍光如雪花紛飛,與谷中的清風交融,場面蔚為壯觀。楚夢瑤的劍法靈動,隱隱帶著寒冰崖的風雪氣韻;孫冰的劍招堅韌,多了幾分沉穩;葉孤鴻則劍勢沉靜,每一劍都精準無誤,彷彿將山崖水滴的試煉融入其中。其他弟子雖資歷尚淺,卻也全力以赴,力求跟上師兄師姐的節奏。
ns3.15.145.12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