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京城的屋脊上,整個城市似乎還沉浸在昨日的喧囂中。布政司都事李軒親自押送伽采金與賈正仁至大理寺,沿途士兵嚴陣以待,百姓圍觀,議論聲此起彼伏。街道兩旁擠滿了人,有人憤怒指責,有人冷眼旁觀,也有人低聲祈禱這場陰謀能盡快平息。
武軾混在人群中,默默注視著伽采金與賈正仁被押解的模樣。賈正仁雖然狼狽,仍然目光陰冷,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似乎仍心存僥倖。而伽采金則一言不發,眼神呆滯,彷彿已然認命。武軾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這二人陰謀敗露的痛快,也有對自己偶然捲入這場風波的後怕。
一)罪證確鑿,乾隆震怒
大理寺內,審判迅速展開。伽采金與賈正仁所涉案件,早已由李軒整理成卷,呈報至上。乾隆帝閱覽後震怒,立即下旨嚴辦。伽采金身為外邦使節,卻勾結中原奸人,妄圖以毒酒癱瘓朝廷,意圖篡奪國權;賈正仁則身為道士,本應修身養性,卻背叛宗法,與外敵勾結,罪無可恕。
案件審理期間,李軒與武軾作為主要證人,被召至大理寺。武軾雖然並非官身,但其親耳聽聞與目睹的證據,對案件定性至關重要。當他站在大理寺的公堂上,面對伽采金與賈正仁的冷峻目光時,心中不免一陣緊張,手心微微冒汗。
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puwrv0AR8
大理寺卿沉聲問道:「武軾,你可知此二人陰謀的後果?」
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p3O8NkhYG
武軾深吸一口氣,答道:「兩人欲以劇毒滲入酒中,流入市井,百姓飲用後將癱瘓無力,甚至喪命。如此一來,國家上下必陷混亂,朝廷無力理政,百姓無力抗爭,正中其計。」
堂下眾人一片譁然,百姓難以置信地低聲議論,官員們則神色凝重。乾隆帝派來的欽差亦在場,當即傳旨:「如此罪行,匪夷所思,罪不可赦!伽采金、賈正仁勾結害國,依律當誅,立刻定罪!」
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P6l7hDXox
大理寺卿揮手道:「將二人押下,秋後問斬!」
9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eveNwxLtX
伽采金聞言,終於失去冷靜,露出驚恐之色,口中喃喃念著外邦語言,聲音中透著絕望。而賈正仁則冷笑一聲,低語道:「成敗不過一瞬,但我等之志,未必就此終結。」說罷,便被拖入牢中。
二)乾隆諭旨,酒坊整治
案件塵埃落定後,乾隆帝對此事的影響尤為重視,下旨徹查京城乃至全國的酒坊製作情況。燒酒在清朝早有禁令,但多數地方陽奉陰違,私下釀造盛行,尤其京城附近的酒坊,更是盛極一時。乾隆帝震怒之下,頒布諭旨,嚴格規範燒酒的製作與銷售:
「禁造燒曲,毀其燒具;已燒之酒,勒其自賣;已造之曲,報官注冊。燒鍋一事,當永行禁止!」
此諭旨一出,京城內外的酒坊人心惶惶,大量燒鍋被查封,許多釀酒師傅為保飯碗,紛紛轉行。李軒負責監督此事,帶領官兵逐一清查,短短半月內,京郊數十家大型酒坊被勒令停業。百姓對此評價不一,有人拍手稱快,認為朝廷終於正視酒坊亂象;也有人惋惜,畢竟燒酒是許多人的生計來源。
武軾站在京城街頭,望著熙熙攘攘的市集,心中感慨萬千。他原本以為自己只是一個江湖上的無名之人,醉酒度日,不問世事,卻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竟參與了一場攸關國運的陰謀。他忽然想起自己初入這座市集時,聞到的那股濃烈酒香,而如今,那股香氣似乎已經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肅然的氣氛。
三)歸途未明,醉夢千秋
案件結束後,李軒邀武軾赴府中小酌,以慰勞他在此事中的功勞。酒桌上,李軒一改往日的威嚴,顯得格外隨和。他端起酒杯,笑道:「武兄,雖然你非朝廷中人,但這次卻立下大功,若非你發現陰謀,朝廷恐怕還被蒙在鼓裡。來,此杯敬你!」
武軾舉杯,一飲而盡,哈哈大笑道:「李大人客氣了,我本是江湖散人,哪有什麼大功可言?若說功勞,還是你李大人運籌帷幄,將這些奸人一網打盡!」
二人對飲幾杯後,李軒忽然問道:「武兄,接下來有何打算?若願留京,我可向朝廷舉薦,給你一個安穩的職位,也算報答你的義舉。」
武軾聞言,微微一愣,隨即搖頭笑道:「多謝李大人美意,但我這人天生不喜拘束,還是隨遇而安,四海為家更適合我。京城雖好,卻非我所歸之地。」
李軒點頭,舉杯道:「既如此,便祝武兄一路順風!」
翌日清晨,武軾收拾行囊,漫步於京城街頭,準備離開這座繁華之地。他走過昨日審判的街道,走過曾經追逐的市井巷弄,腦海中浮現出這些天經歷的一幕幕,心中感慨萬千。他抬頭望向遠處的天際,忽然間,一陣熟悉的光芒從天而降,將他籠罩其中。
他再次感受到那股時空扭轉的力量,眼前景象一片模糊,耳邊傳來市井的喧囂聲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靜謐。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已回到現代,仍站在那幅《賣漿圖》前,手中還握著一杯酒。
「原來,這一切只是夢嗎?」武軾低語道,隨即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香撲鼻,口感醇厚,那熟悉的味道,讓他心中一陣恍惚。
後來,武軾將這段經歷撰寫成書,命名為《醉夢千秋》。書中記錄的不僅是他的奇幻之旅,更是他對人性、歷史與命運的深刻反思。這本書在江湖間流傳甚廣,成為不少文人雅士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武軾,則繼續他的江湖之旅,隨心而行,笑對人生。
ns3.141.28.19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