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點,醫院技術部會議室已燈火通明。沈嘉寧推開門,驚訝地發現顧景川與技術團隊早已在此,桌上攤滿了數據報表與測試圖紙。顧景川正俯身講解某個細節,抬頭見到她,微微點頭示意。
「提前來做準備的?」沈嘉寧在心外科代表的座位坐下,語氣專業冷靜。
「昨晚測試數據有異常波動,」顧景川簡短回應,「我們通宵做了模擬校準。」
沈嘉寧點頭不再多話,轉而翻閱資料。經過昨天的風波,今早的技術評估會議異常重要,這不僅關乎照明系統的選擇,也事關她能否盡快恢復臨床工作。
七點半,會議室逐漸坐滿。院長、各部門主管、評估委員會成員陸續到場。江承霖率基金會技術團隊最後進入,他西裝筆挺,眼神卻透著疲憊,顯然也經歷了一個不眠之夜。
「各位早上好,」院長開門見山,「鑒於昨日醫院論壇上的爆料文章,董事會要求我們今天必須對照明系統做出最終決定,確保整個決策過程透明公正。」
工程部主管首先匯報測試結果:「兩套系統各有優勢。顧設計師的原方案在急救區域的反應速度上有絕對優勢,而江氏基金會的系統在能源效率和患者舒適度上表現更好。」
江承霖起身,展示了昨晚優化的數據:「針對急救區域的延遲問題,我們技術團隊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案,將反應時間縮短至可接受範圍。」
顧景川翻開測試報告,直指關鍵:「理論數據確實有改善,但臨床環境下還需要實際驗證。生命安全不能只靠紙面數據決定。」
雙方各執己見,場面一度緊張。沈嘉寧作為心外科代表,保持專業立場:「作為臨床醫師,我必須強調任何系統都應以患者安全為首要考量。技術創新值得鼓勵,但必須通過嚴格測試才能應用於急救場景。」
討論到一半,醫院公關主管突然進入會議室,在院長耳邊低語幾句。院長面色一變,立即宣布:「請容我們暫停十分鐘。」
走廊上,眾人竊竊私語。沈嘉寧站在窗邊,看著外面漸亮的天色,思緒複雜。
不遠處,顧景川與設計團隊成員低聲討論著什麼。沈嘉寧認出那位坐在輪椅上的是周遠,他雖穿著病人服,卻拿著專業數據表,顯然不只是普通患者的身份。兩人目光相遇,周遠友善地點頭致意。
沈嘉寧這才恍然大悟,她一直以為周遠只是顧景川的朋友,原來他也是設計團隊的一員。難怪他對醫院的事如此熟悉,也難怪他對顧景川的過去瞭如指掌。
會議重啟,院長面色凝重:「剛才收到消息,昨天網上爆料的文章已被證實含有虛假信息,發文帳號已被鎖定。更重要的是,技術委員會發現有人試圖篡改測試數據,幸好及時發現。」
全場一片嘩然。
「在調查結果出來前,」院長繼續道,「我們決定採用折衷方案:急救區域和手術室採用顧設計師的原方案,普通病房區域使用江氏基金會的系統,同時成立獨立監督小組全程監控後續測試和實施。」
雙方最終都接受了這個決定。會議結束後,沈嘉寧收到王主任的訊息:【公關部已發布澄清聲明,你下週一可以恢復臨床工作。】她長舒一口氣,這場風波總算告一段落。
正準備離開時,周遠正被護士推到她面前
沈嘉寧看著他,「原來你是顧設計師的團隊成員?」
「是的,」周遠笑著承認,「我負責用戶體驗評估,所以對住院環境特別感興趣。這次住院正好給了我第一手體驗。」
沈嘉寧看了看四周後:「難怪你對醫院的事這麼熟悉,」
周遠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顧總是我多年好友,也是我的上司。雖然住院讓我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但我還是想盡可能幫上忙。」他頓了頓,「林醫師很關心您,我們聊天時她總是擔心這次風波對您的影響。」
沈嘉寧微笑,「看來你們相處得不錯?」
「她很專業,」周遠語氣中帶著欣賞,「不僅幫助我適應住院生活,還給了設計團隊很多關於患者心理需求的建議。」
沈嘉寧若有所思地點頭,轉身準備離開時,顧景川走了過來。
「沈醫師,」他語氣專業,「感謝妳在會議上堅持專業立場。」
「這是我的職責。」沈嘉寧回應。
顧景川看了看周遠,又望向沈嘉寧:「聽說妳下週可以恢復臨床工作,恭喜。」
「謝謝。」沈嘉寧一如往常的冷漠。
短暫的沉默後,顧景川突然問道:「有時間嗎?我想請教一些關於術後患者光敏感問題的專業意見。」
沈嘉寧頓了一下,但還是點頭答應:「可以,我辦公室見。」
待兩人離開,周遠才對護士說:「送我回病房吧,今天真是精彩的一天。」
沈嘉寧辦公室內,顧景川展示了一組關於手術室照明的新設計草圖。兩人專注討論技術細節,氣氛逐漸輕鬆。談話間隙,顧景川不經意從口袋掏出那支熟悉的鋼筆,在圖紙上標註修改意見。
沈嘉寧看著那支筆,心中泛起微妙的漣漪。六年歲月,那支筆依然隨身攜帶,墨水色澤飽滿如新,顯然經常使用且悉心保養。
「你還在用這支筆。」她輕聲說,幾乎是自言自語。
顧景川動作慢了下來,隨即若無其事地繼續書寫:「是個好筆,用習慣了。」
又是一陣默契的沉默。沈嘉寧忽然想起什麼,翻開抽屜,拿出一份資料:「這是我整理的心臟手術後患者對光線敏感度的臨床觀察,或許對設計有參考價值。」
顧景川接過資料,指尖不經意間與她相觸,兩人都下意識地微微一縮。
「謝謝,這正是我需要的。」顧景川收起資料,準備離開。走到門口,他突然停下:「沈醫師,昨天那個爆料...」
「已經證實含有虛假信息了。」沈嘉寧平靜地說。
「不只是爆料,」顧景川轉身直視她,「還有妳和江醫師的照片,醫院的流言。」
沈嘉寧看了窗外的風景:「醫院總是有各種傳言,過幾天就會平息。」
「嗯。」顧景川點頭,「祝妳順利復診。」
傍晚,沈嘉寧收到林書瑤的訊息:【週末要不要出來喝咖啡?聊聊這幾天的瘋狂經歷?】
正想回覆,電話鈴聲響起,是王主任:「嘉寧,有個好消息。下週三的學術委員會決定由你代表心外科做專題報告,這是對妳專業能力的認可。董事會特別強調,醫院不會讓無端流言影響對人才的尊重。」
掛斷電話,沈嘉寧望向窗外漸暗的天色,心中漾起久違的溫暖。經過這場風波,或許某些隔閡已經被打破,某些錯過的可能性正悄然重生。
同一時刻,醫院的另一端,江承霖站在眼科實驗室,專注地調整著光譜儀。他眼前的數據模型,正是那套照明系統的核心技術。無論設計採納與否,這項研究仍是他畢生的心血。
手機上,是母親發來的訊息:【承霖,週末記得帶嘉寧回來吃飯。】
江承霖看著訊息,輕輕搖頭,卻沒有立即回覆。他轉而打開相機,拍下最新的實驗數據,發送給團隊。專業,或許是他能做的最好選擇。
夜色漸深,在不同的樓層。沈嘉寧,顧景川,江承霖,各自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卻似乎都在思考著同一個問題:六年的光陰,究竟改變了什麼,又保留了什麼?
ns18.117.252.23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