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銳站在窗邊,目光穿過搖曳的竹影,投向遠處連綿的青黛色山巒。帶著涼意的風從敞開的窗戶吹進來,拂亂了他額前微濕的頭髮。
他深吸了口氣,那清冽的空氣似乎能稍稍驅散心頭那些關於家族紛爭的煩躁念頭。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實力。
他很清楚,想在這個世界站住腳,想通過即將到來的考核進入內堂,光靠嘴皮子是不行的。
目光落回桌案。 那本《林氏心訣》初篇的書頁已經泛黃,散發著淡淡的檀木和舊紙張混合的氣息,顯然有些年頭了。
這是林家子弟入門的必修課,據說凝聚了林家先輩的心血,能引導初學者感應到那虛無縹緲的天地靈氣,找到自己身體裡那條通往非凡的脈絡。
林銳翻開書頁,一字一句地看下去。 文字倒不晦澀,寫得很是淺顯,靈氣該怎麼走,呼吸該怎麼調,都描繪得清清楚楚。
他依著書中所述,調勻呼吸,沉下心神,試圖捕捉那玄之又玄的「天地靈氣」,感受那所謂的「內靈脈」。
可半個時辰過去,除了腦袋有些發沉,體內仍是死水一潭,別說靈氣了,連根毛都沒感應到。他不甘心,又試了幾次,結果毫無二致。
「得,看來這《林氏心訣》是指望不上了。」林銳揉了揉眉心,「難怪原身練了這麼久,一點進展都沒有。」
倒不是心訣本身有問題,吐納之法也算精妙,可偏偏他這具身體就像個不對付的鎖芯,鑰匙再好也插不進去,轉不動分毫。完全不搭。
他倒不至於灰心。前世當私家偵探那會兒,為了瞭解開一個複雜的案子,他能盯著線索琢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耐心這東西,他從來不缺。
對林銳這種習慣了抽絲剝繭的人來說,此路不通,反而激起了幾分好勝心。「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那就換條路試試。總得先弄明白這個世界的修煉到底是怎麼回事,說不定有別的法子。」
主意已定,他乾脆俐落地合上《林氏心訣》,起身推門而出。
林家藏書閣,靜靜地立在家族核心區的一片蔥鬱竹林裡。古樸的木樓,自帶一股沉靜悠遠的氣息。這裡頭,藏著林家歷代積攢的無數典籍,功法祕術、奇聞異志、修仙百藝,幾乎無所不包,是林家真正的智慧寶庫。
仗著「準內堂弟子」這個剛到手的身份,林銳暢通無阻地走了進去。
閣內書架林立,如同知識的海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墨香和紙張特有的陳舊味道,讓人一進來心就靜了不少。
他目標明確,徑直走向存放「修仙基礎」類書籍的書架,開始翻找。很快,一本厚實的《青蘿州域修真概論》吸引了他的注意。書頁泛黃,邊角磨損,顯然被不少人翻閱過,但字跡還算清晰。
林銳抱著書,在閣樓角落找了個僻靜的位置坐下,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開篇就講了整個修仙界的等級體系。
書裡說得挺有意思,不光是力量變強,更像是生命層次的 不斷躍遷,是修士和那無處不在的「靈網」融合,逐漸掌握天地法則的過程。
等級名目繁多:祕法啟蒙、心訣初修、經脈覺醒、法訣初窺、家傳築基、祕訣內斂、丹訣初煉、法脈漸開、心法凝練、祕訣浸潤、法訣深修、家傳丹成、經脈通明、祕法貫通、心法大成、祕訣融會、傳承昇華、祕法圭臬、絕學初成、傳承巔峰。 足足二十個階段,聽著就讓人頭皮發麻。
書裡解釋,這二十個等級,不像凡俗武者那樣只是力氣變大,關鍵在於對「祕法」的領悟有多深,和「天道」的聯繫有多緊密。每突破一級,對靈氣的掌控、壽命的長短、甚至運用法則的能力都會有質的飛躍。簡單說,每一次升級,都是脫胎換骨。
他特別注意到了書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十二級,是凡人修仙的一道坎。 沒到十二級,終究還是肉體凡胎,力量壽命都有限;一旦邁過這道坎,才能算是真正「超脫凡俗」,打開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門。
「十二級...凡人與『仙』的分水嶺嗎...」林銳指尖在「超脫凡俗」四字上頓了頓,若有所思。
不過,書上又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說這幾千年來,好像就沒人再突破十二級了。林銳挑了挑眉,沒太在意這個,繼續往下看。
書裡還細緻地講了每個階段的修煉重點。 比如「祕法啟蒙」這一級,關鍵在於「感悟天地靈氣」,建立對修行的基本認知;「心訣初修」則要學基礎心訣,體會氣機運轉;到了「經脈覺醒」,才能真正感覺到靈氣在體內流動...
對照書中描述,林銳才徹底明白,自己連第一步「感悟天地靈氣」的門檻都沒摸到,難怪《林氏心訣》練了也是白練。
「看來,光靠這《林氏心訣》是行不通了,」林銳合上書頁,指尖在泛黃的紙張上輕輕摩挲,「我得另闢蹊徑,找找看有沒有更適合我這身體的路子…」
他心裡盤算著,既然直接練氣此路不通,那不如先從更基礎的層面瞭解這個世界的規則。
林銳站起身,將《青蘿州域修真概論》放回原位,目光在書架上逡巡,尋找著可能提供線索的書籍。很快,一本封面繪著玄奧符文網絡的《靈網初探》吸引了他。封面上流轉的微光,透著一種與剛才那本概論截然不同的神祕感。
他翻開書頁,立刻被其中描述的「靈網」世界抓住了心神。
《靈網初探》裡描繪的景象,簡直像「科幻」小說——一張覆蓋整個修真界的「無形大網」,由無數細微的「靈線」交織而成,連接著山川草木,甚至每一個修士的「意識」和「靈魂」。修士通過特殊祕法接入這張「網」,就能感知、汲取甚至操控天地間的「靈氣」。
「靈網…」林銳低聲念叨,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前世那個熟悉的詞——網際網路。
「這不就是修仙版的網際網路嗎?不對,比那更玄乎…」他皺起眉頭,心頭卻是一動,「如果說,修煉就是接入這張『網』,那是不是意味著,只要找到正確的『接口』或者『協議』,我這身體的限制,或許就能繞過去?」
這個想法讓他精神一振。他仔細閱讀著關於「祕法啟蒙」階段的描述——核心任務就是建立與「靈網」的初步聯繫。一旦連上,汲取靈氣便如魚得水。
「從『靈網』入手…這或許是個方向。」林銳默默記下這個思路,將《靈網初探》合上放回。他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繼續在書架間穿梭,想看看還有沒有其他能印證或補充這個想法的書籍。
他的指尖滑過一本名為《修真百業雜談》的陳舊典籍。本以為會是什麼嚴謹的職業分類指南,翻開一看,林銳卻樂了。
這哪裡是什麼指南,分明是一本修士版的「八卦怪談錄」加「生存小貼士」。沒有高深的理論,全是帶著濃厚煙火氣的「修士日常」:
「…翠微城東李鐵匠家的丹爐又炸了,據說新來的丹童打瞌睡燒糊了幾百枚養氣丹,李鐵匠氣得吐血三升,丹童被打斷腿丟出門外…嘖嘖,丹修這行,真是玩心跳,一步登天,一步入土…」
「…城西張屠夫,昨天又在醉仙樓包場,請幾個剛從十萬妖山回來的獵人喝酒。聽說宰了頭三階血狼,光妖丹就值老鼻子錢了…嘖嘖,還是打打殺殺來錢快,就是腦袋得一直別褲腰帶上…」
「…城北王記符籙鋪最近發了,請了個新師傅,畫的符又猛又便宜,門口天天排大隊…嘖嘖,還是手藝人吃香,一張紙就能換一堆靈石,就是沒個十年八年功夫,畫出來的都是廢紙…」
林銳看得津津有味,這些帶著點黑色幽默的市井故事,比那些正經的功法祕籍有趣多了。
字裡行間,沒有仙風道骨,只有赤裸裸的生存、利益和風險。
這《修真百業雜談》像一面扭曲的哈哈鏡,映照出修真界光鮮外表下的真實面貌:打打殺殺的「戰鬥修士」看著風光,實則刀口舔血;煉丹煉器的「生產修士」看似安穩,卻也捲得厲害,沒點真本事和創新精神根本混不下去;至於那些「輔助」和「特殊」職業,更是門檻高得嚇人,要嘛天賦異稟,要嘛機緣巧合,尋常人想都別想。
「嘖,還真是夠『現實』的…」林銳嘴角勾起一抹嘲諷。
這哪裡是什麼縹緲仙途,分明就是換了個背景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爾虞我詐,一點兒沒比他前世那個「文明社會」差。不過,這種「接地氣」的殘酷,反倒讓他感到一絲莫名的熟悉和…安心?至少,這裡的規則更簡單直接。
他繼續翻看下去,發現書中除了八卦,也提到了不少修士「練級」的門路——做任務。這些任務五花八門,但核心目的都是積累經驗,提升實力,甚至可能在任務中獲得突破的契機。
其中,「護送任務」被反覆提及。
書中寫道,這類任務風險相對較低,報酬尚可,尤其適合剛入門、修為不高或者像他這樣暫時無法直接運用靈氣的「菜鳥」。完成任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對身體和心神的鍛鍊,能培養敏銳的感知力,逐步理解靈氣的流動,甚至積累所謂的「基礎修煉經驗」。
「護送任務…」林銳的目光停留在這幾個字上,心中一動。他想起自己雖然無法像其他修士那樣直接調動靈氣戰鬥,但他的觀察力、反應速度和前世積累的格鬥技巧,在應對突發狀況時或許能派上用場。
「風險不高,還能熟悉環境,積累經驗…」他默默盤算著,「這不正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嗎?或許,這就是我與『靈網』建立初步聯繫的敲門磚?」
豁然開朗,林銳忽然想起了前身那段徒勞無功的修煉歷程。
那可憐的傢伙,只知道閉門苦練那些基礎武技,拼命錘鍊肉體,卻像蒙著眼睛拉磨,始終在原地打轉,未能真正踏入靈氣的門檻。他從未想過走出去,從未嘗試過接取任務,更不明白修煉的真正意義,只是固執地以為,單憑肉體的強大就能打破那層無形的壁障。
現在看來,那條路,分明是一條死胡同。
「也許…這並非完全是資質的問題,而是他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錯過了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機會。」林銳心中泛起一絲淡淡的自嘲,隨即眼神變得堅定,「任務,或許才是我這條「野路子」突破瓶頸的關鍵。」
既然任務能夠提供「經驗」,那這種「經驗」又是如何體現的?總不能光憑感覺吧?帶著這個疑問,林銳的目光再次掃過書架,最終落在了一本名為《修士修為之道》的典籍上。他心中一動,伸手抽出,翻開了書頁。
書中開篇便顛覆了他之前的認知——修士修為的提升,並非只有靈氣暴漲、力量劇增這種粗暴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種細微的、內在的變化。
書中提到,澹霄界有一套完善的「靈氣感知與調控」體系,當修士對靈氣的掌控力、或是身體對靈氣的適應性達到新的層次時,會感受到一種微妙的提升——或許是靈氣運轉更順暢了,或許是對周圍靈網的感知更清晰了,或許是施展某個靈技時,消耗更少了。這種提升,往往比單純的力量增長更為關鍵。
「難怪我之前只練體術毫無進展…」林銳若有所思。
而書中接下來提到的東西,更是讓他眼前一亮——「靈感儀」。
「……此法器,能精確測定修士當前的修為等級,更能細緻分析其靈氣運轉的流暢度、穩定性,乃至身體經脈對靈氣的承載能力…」
林銳讀到這裡,呼吸都微微急促起來。這不就是他一直苦苦尋找的「客觀標準」嗎?在這個看似玄妙的世界裡,竟然存在如此「科學」的檢測工具!
「『靈感儀』能將那些細微的內在變化,轉化為可量化的數據…」林銳繼續往下讀,心跳不由加快,「……當修士完成歷練、任務,或是在丹道、器道上有所精進時,身體與靈網的契合度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雖難以自我察覺,卻能被靈感儀精確捕捉,從而判斷修士是否真正獲得了提升,距離下一境界還有多遠…」
「原來如此!」林銳猛地合上書,腦海中豁然開朗!「考核!他們肯定會用『靈感儀』來測試!這考核,測的不僅僅是境界,更是這一個月來的『進步幅度』!」
這個發現讓他興奮不已。他終於找到了衡量自己努力的標準,不再需要依賴那虛無縹緲的「感覺」。
《修真百業雜談》指明了「做任務」這條積累經驗的路徑,而《修士修為之道》則提供了「靈感儀」這個量化成果的工具。
兩者結合,一條清晰的、適合他這種「特殊體質」的修煉之路,已然展現在眼前。
「看來,得多接任務,通過實踐來打磨自己。」林銳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如同偵探找到了關鍵線索,「任務不僅能讓我熟悉這個世界,鍛鍊應變能力,更能帶來實實在在的『經驗』提升。而每一次任務結束後,我都可以通過『靈感儀』來驗證自己的進步,調整修煉方向。」
這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反饋閉環」!他不再是盲目地摸索,而是有了一個明確的、可以通過數據驗證的努力方向。
「很好。」林銳心中漸漸明確了目標,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動力,「接下來的任務,我不僅要完成,更要將其視為一次次的『實戰演練』和『數據採集』。通過每一次任務,觀察、學習、積累,逐步完善我自己的修煉方法,目標——祕法啟蒙!」
他站起身,將幾本關鍵典籍小心放回,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規劃:
立刻去註冊修士身份,挑選合適的低級任務,開始積累「經驗值」,並時刻準備著,用「靈感儀」的數據,在考核中給所有人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