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XHo0I4B0X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SdcShCg4C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或者聽人這麼說過。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而這通常意味著的不只是一個人對完美的過度追求,更多時候是對一件事情採取拖延戰術的藉口。
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好,所以索性不做了。想要在所有選項中找到最好、最完美的方案,結果卻往往是拖到最後一秒才倉促決定,事後又懊悔不已。理智上知道不可能盡美盡善,情感上卻仍會不斷追求遙遠又虛幻的標的。
於是,這本書在開頭就開宗明義的指出「完美主義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劣等心態」。要先意識到「完美主義」不應是一個被推崇、被鼓勵或被炫耀的心態。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kcszuRNfM
在書的前兩個章節,作者先是解釋了完美主義的定義與成因;第三章則是在更進一步探討什麼是「有害的」完美主義,以及完美主義的缺點、完美主義者如何作繭自縛及如何開始「改變」──
這裡有一個滿有趣的觀點。多數人會認同行為是受到情緒驅動的事實,但鮮少人會注意到行為如何對情緒產生影響。
當我們把情緒當成行動的決定性因素,你就會成為情緒的奴隸。你會嘗試各種激勵情緒的技巧,但最終,你的成果就會跟你的情緒一樣不可靠。
書中舉的一個例子是:我們可能都會有寫書的動機,卻不會有在書中寫下內容的動機。前者代表了一個寫書的大致理由和渴望,後者則是一個即時動機,會根據你所處的環境以及情緒狀態而有極大的差異。
我們都會有想要寫出一部作品的動機。但是真正要書寫的時候,卻時常找不到一個真正下筆的時機,更何況是要每日寫、持續寫。在寫作的過程中,這個動機很容易就會變質,而最後甚至讓事情虎頭蛇尾。
但反之,如果你只是埋頭寫,無論如何就是要求自己每天都寫一點呢?書中對這個狀態做出了一個解釋:他們走得越遠,動機的波能就越微弱。直到僅能依賴意志力前進,否則就只有放棄了。
所以「如果你想讓改變持續,那就得在某個程度上忽略動機」。這個想法真的很有意思,也很少被人注意到。不過仔細想想,現實的情況也確實是如此。
回到如何克服完美主義的主題上。作者認為必須先讓身體跑在大腦前面。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AD2OWmD91
第五章到第九章是針對完美主義的一一擊破:不實際的期望、反芻思考、被肯定的需求、擔心犯錯與對行動的遲疑。
以〈第五章:不實際的期望〉來說,期望可以被分成「普遍期望」與「特定期望」兩種。「普遍期望」是你對自己的整體期望;「特定期望」是對單一事件抱持特定期望。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虛構作品的主角偶爾會吐出一句:「明天一定也是美好的一天!」這是一個普遍期望,而且是相對正向的。而當他真的發生了一些好事時,主角也會因此而感到滿足;但反之,如果他對未來感到悲觀,就很容易在發生一些糟糕的事情之後,又持續進入下一輪的惡性循環。
又假設他對未來的期望改為針對單一事件的特定期望,比如:「明天的考試一定要拿下滿分!」然而,在種種因素下他最終考了一個不符合期望的成績,那麼也很容易導致信心崩塌。
所以最好的情況可以抱持著「較高的普遍期望與較低的特定期望」面對即將發生的考驗,才能更從容地享受人生,活得更積極。
除此之外,這本書中還有另外四個章節,針對完美主義的不同面向與心態進行分析與提供建議。如果有這方面困擾的人,推薦可以看看。這本書除了在情感上提醒你,不要去過度追求完美,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還提供了實行的方法。
如果一本書裡面,有一兩個對你有幫助的論點,我覺得這本書也算值回書價了。我自己覺得最有幫助的是「二元心態」和「替換反芻思考」。
「二元心態」是改變了人對於「成功」的定義,將事情簡單化分成「有做」與「沒做」,只要做了就算是成功。大大降低了行動的門檻,讓人可以在簡單的小事情上獲得成就感,不需要擔心做得不夠好,也不需要讓別人的評價來定義你做得好不好。
以我自己的情況來說,之前的我會非常擔心自己寫的心得不有趣、書評的觀點不夠特別﹑闡述的想法不夠精確,甚至是圖卡做得不精美、找不到合適經營的網站等等,所以遲遲沒有展開我想要長期累積閱讀心得的計畫。
結果一拖就是一年半,最後什麼事情也沒有做。現在想來真的很扯。但現在我的心態,比較像是腦袋放空,時間到就發文,不管我今天寫的好或者不好。不好?那就不好唄。我本來就有寫得不好的時候。把精力專注在「我這個禮拜也交稿了」努力讓自己保持在有產出的狀態。
老實說,我覺得這樣很好。無論我寫的好或不好,我的讀書心得有沒有獲得反響,至少我都做了。而且我也因此覺得更踏實了。不是那個因為害怕做不好,躊躇不前,最後什麼也沒去做的我。
而另外一個我覺得很受用的觀點是「替換反芻思考」。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thnmzFtr4
「替換反芻思考」適用於常常對已經發生的事情仍會感到無法放下的人。透過直接行動來對抗反芻思考,如果在工作上出現了一個小失誤,那就努力去做一個可以加分的事情來彌補。如果和朋友發生爭執,可以試著和對方和好,或者安排和其他朋友出去玩。用更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已經發生的問題,可以避免讓自己沉溺在情緒的漩渦中。我覺得這也很適合常常自責的我。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4mfaWUiGF
最後作者提供了一個「專案式微小習慣計畫」。概念是參考自富蘭克林的「十三種美德」。透過一次一個、一周一次的節奏來掌握一項目標。每個星期可以允許自己在其他部分犯錯,專注在當周的目標上。雖然在過程中可能無法兼顧其他的項目,但整體而言卻仍是進步的。
詳細要怎麼運用在攻克完美主義上──我覺得可以翻一下這本書,以及作者的下一本書。應該會很有幫助。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 不要想著要完美的克服完美主義。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eyIkGxjHD
書中引用了心理學家費里達的一句話:
持續性的快樂會漸漸消失,而持續性的逆境也會漸漸不那麼令人痛苦。
我覺得他很好地詮釋了完美主義者需要面對的難題。因為害怕犯錯,害怕面對犯錯後泡泡破裂後的現實,害怕面對原來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封閉自己。但當你選擇開始行動,每一次的刺激都會使你越來越堅強。
我也想用這句話激勵自己。
最後把這本書推薦給和我一樣有完美主義困擾的人(本人努力克服中(ง๑ •̀_•́)ง),希望大家都可以從「行動」開始改變自己。我們永遠達不到完美,但我們會比昨天的自己更向前一點。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MwXHt3juB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SktvAwuru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UMLkYFFGN
書名: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作者:史蒂芬.蓋斯
出版社:遠足文化
字數:81,722字
時數:7 小時 12 分鐘
推薦指數:★★★★☆
◇ 如果想要支持我買更多好書,歡迎使用AP網址在READMOO購買◇
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iPhq9L2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