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畢這本書大概是十一月頭,卻拖拖拉拉到十十二月的寒冬才完成這篇「讀後感」。說是「讀後感」,我心中感到忐忑不安。因為我並不完全旨在描述作者的故事和意義,而是主要表達我個人感受,未必太多著墨於內容。而這篇讀後感,我曾反覆思索應該如何呈現,寫了又刪,然後重新開始。如此慎重,因為這對我而言不止是讀後感,而是對作者本人的崇拜,也許源於一點共鳴,只有一點,我坦言有部分文章未能理解完整。因此我也相信我會反覆閱讀這本書。而基於那一點共鳴和理解,足於令我情緒滔滔不絕。 死亡。 當你讀畢這本書,內心會被深沉的黑暗籠罩,因為作者幾乎每一篇文章都帶著死亡的影子。但正如《大象席地而坐》一樣,死亡只是震攝你的一部分,真正使你不斷反思的,往往在死亡前的故事。《警報》、《邊界》、《海鷗》是我最喜歡,也算是最能夠理解的三篇小說。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7O78IkK9C4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JpvIq0HZd
一、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dHLTycL0l
《警報》的故事很直接,一個身患重病的男孩和拋棄他的母親、一個被父親強姦後笑看人生的女孩、一個眾人皆期望他死去的老人,它的意境和《大象席地而坐》很相似:日常的無力、生不如死的人們,令我不期然感到一絲熟悉。故事開始,我腦海中自行想像了一個灰朦朦的世界,薄霧籠罩著豬圈,一個男生駝著背,縮在豬圈的一角。他流著鼻血,抺掉了,又再流。他眼神空洞,像死掉的魚。.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S5y304RIF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GKNCW2NP9
這個故事第一秒震撼我的不是它的內容,而是它的意境。這本書第一篇文章是《看吶,這艘船》,描述了現代城市中人們的枯燥乏味,日常中的不幸無奈,但在結局總能找到作者如螢火蟲般閃亮著的希望。然而筆風一轉,由城市轉入農村,物質的簣乏、農村人的生活環境,切切實實是我難以想像且幾乎不可能可以寫出的,那一刻我被震懾了,也被這篇文章吸引。這個理由也許無稽,也許令人哭笑不得,但事實上建構一個與自己生活環境不相符的寫作背景非常困難,並非單單依靠足夠的想像力得以成事,更遑論需顧及文章的含意和深度。這是城市人先生性缺乏的寫作因子,必須依靠後天的見識去補救。而一篇文章的高下,往往始於它的意境。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5aIPd0Qun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ytwE1Sk2D
這篇文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莫過於女孩被頻死的老人強姦後的一幕,深刻在需要赤裸地正視人性的醜惡和如獸性般的慾望。同樣頻死的男主角對老人有一絲同情和信任,對世界有一絲希望和寄託,對女孩有一絲憐憫和相濡以沬的感動,在那一瞬間完全崩潰。故事在世界崩塌後結束,激盪起我心中無盡漣漪。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uGEebXrSo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CUrDsxJ9p
二、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xIT7Vn1ry
《邊界》與《警報》的創作意境則完全相反。它是一個完全沒有現實基礎,單單出於作者想像而成的故事,據說也是作者最花心神雕琢的故事,因為它包含了作者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和對現實世界的控訴:.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VxPmGTHnU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5iwSvDLaL
「人們最先拋棄道德,接著是情感,最後是信仰,剩下廢墟般的軀殼。」我從來都不同意他所說的這句話。這個民族早在大遷徙之前就已經拋棄了道德,信仰更無從談起。如果還能找到報紙的話,在那些破損的門板、坍塌的房屋下會有一些,上面記載了十幾年前的事情。區別只是當時有另一套法則,虛偽且安逸。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JkxQm0Gak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gRW0hBJlQ
那是一個荒蕪的世界,大概是戰爭過後吧,世界被嚴重的核污染破壞,有能力的人都經大遷徙走了,剩下的世界像廢墟一般,危險動盪。人們為了生存,只能自求多福。在那個世界,貨幣已經失去價值,人們生存只為了溫飽,而溫飽的方式只有「料塊兒」——用人類屍體和脂肪製作的肉塊,可想而知在那個世界,人的皮肉成為比一切物質更有價值之物,因此殺戮是日常,道德蕩然無存。在作者眼中,中國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缺乏道德人性,早在尚且安逸的時期已經用物質麻醉人們思想、用謊言掩蓋內憂外患,且文明發展還停留在生理需求的國家,此特質在戰後時期更加明顯。文中的主角母親死了,他把母親屍體送去焚化爐,讓她製成「料塊兒」。自己則向拉莫前去。文中的拉莫作者形容為一個「沒有被污染的地方」,沒有人知道在哪裏,但它象徵重生和希望,像《大象席地而坐》中的滿洲里。有人說,拉莫的意思是死亡,我並不認同。儘管文中結局作者被陌生人刺死,作者描述為:「兩小時後,他終於抵達了拉莫。」然而,死亡與重生其實是雙生兒,在那個世界的死亡並不悲慟。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wK3jctTBG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AEKTUkToN
《邊界》是一篇需要慢慢咀嚼的文章。第一次閱讀時,它只是一個作者運送母親屍體,完成後自己在兇險的路途上死去的故事,有點像《西遊記》中唐僧取西經,但唐僧不幸被吃掉了。但當你閱讀第二次、第三次,你開始會明白作者腦海中建構的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而在這個運作模式中僅剩的人如何在一片荒蕪中掙扎求存。另一個重點是生命的脆弱,脆弱得主角經歷幾番生死關頭才能戰勝一隻野狗,易碎得那個把主角救了的人如何輕易地把他殺死。因為與死亡的距離太近,很多人認為文中的「拉莫」指的是死亡,但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一樣,在作者眼中,成就幸福和達到終極自由的,從不是盆滿缽滿的黃金,因為活著就必須向支離破碎的現實價值妥協。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Um1kK91XK
三、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p5gN6uX9T
《海鷗》是一篇由真實事件改編,但實際上極度荒謬的文章,荒謬在於真有其事。在看畢前面的文章後,我深深感受到作者對他身處的社會的強烈無力感,也能夠稍稍想像出作者的價值觀。在情況下,《海鷗》深化了作者對人性的看法,甚至是對現實社會中這些道德敗壞事件的諷刺。《海鷗》事實上不難理解,它對人性的描述正正是缺乏人性,幾個男孩因為一時痛快而開始冷血屠殺,沒有動機和理由,有的人羊群心態,有的人為了快感,有的人為了虛榮心。在任何一個道德觀念完整的社會,這種事情發生皆是天方夜譚。雖然我經常質疑社會所謂的道德標準和底線是否作繭自縛,也秉持著人性本惡的觀念。然而,這篇文章(這件事)的荒誕程度依然使我難以理解,正如我難以理解中國的許多事情一樣。雖說死有輕於鴻毛,但視人命如草芥,甚至不如一隻螞蟻的,大概只有人比螞蟻還要多的中國。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YO8hgel6v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T2v731Ta0
四、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fcEj6ekSZ
胡波老師曾經提到他每次寫作,都會摧毀一種價值,使自己陷入崩潰邊緣,也會借助酒精的幫助使自己融入那個世界。這可悲地是其中一個我感到共鳴之處,作為一個偶爾寫寫文字的人,我非常理解創作的養分大部分源自痛苦。寫作的人往往有一些特質,例如對生活過份敏感,會對一些小事莫名地悲傷或快樂,但當下未必有寫作的動力。反而當人陷入痛苦時,只能借助寫作去麻醉自己。我無法將這種痛苦化為文字,卻用文字去麻醉這種痛苦。有時候當我需要鞭策自己寫作時,我甚至會刻意令自己陷入這種痛苦。這也許註定了依靠痛苦創作的人永遠無法快樂,快樂只是培養安逸的催化劑,假如我渴望達成自己的目標,大概就只能繼續痛苦。也許生與死之間,只是憂鬱。 甚至當我終於寫完這一篇磨蹭已久的文章,也感到莫名的憂鬱,大概是因為作者的文章之精彩,實在難以用我粗劣的筆墨能夠形容,深感慚愧。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71L6oZ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