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溫哥華,總有人笑着說:「那不就是北美的香港嗎?」語氣就像講一個舊笑話,聽得多了,卻一點也不膩。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vgpRPFRyQ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Y6bSNm25E
不過他們說的,其實不是整個溫哥華,而是位於溫哥華的列治文區(Richmond)。這地方有趣,「Rich」這個字一出,馬上就討好了華人耳朵,試問誰不喜歡發財呢?一下飛機,不消五分鐘車程就到了,比起從赤鱲角還得坐四十五分鐘機鐵才進市區,這裡反倒更像從前的啟德。方便、貼地,落腳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放下行李,抬頭一望,飛機就在頭頂呼嘯而過。滿街繁體字的招牌密麻麻地點綴着第三路(No. 3 Road),港式茶餐廳、點心茶樓總有一間在左近。蛋撻香、奶茶濃,轉個街角就能買到燒味飯,滴着油的肥叉燒、油雞,那份親切,不需翻譯,活生生的就是港式情懷。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yGh8g3AfW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QPE16Wc6U
但這樣的列治文,其實是九十年代以後,由幾位華裔富商一手打造出來的奇跡。回頭望望,1989年的列治文尚未起步,哪裏是今天大家所認識的樣子?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CXP15exYQ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alNw42Nfr
同一個街角,80年代初期以及2024年的Richmond Centre外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lBNFiHJj0
我們一家剛來的時候,列治文還是一個與農地為鄰的小社區。所謂「鄰」,還真的是伸手就能摸到泥土的那種距離。當年大家都說,列治文位於菲沙河口,土地豐腴,最適宜耕種。這裡田多、人少,空氣裡總帶着青草與泥濘的氣息,純得像宮崎駿動畫裡的鄉村,靜得像一幅忘了掛進畫廊的油畫。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CQU4j2WMs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GblYJavlv
Ewen Cattle Barn,建於1893年,在1999年被風暴吹毀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qgqRCLme7
然而,畫面雖美,但這簡樸的社區卻有着麻煩的另一面 —— 地勢低窪,濕地處處,河水氾濫簡直是家常便飯。加上土地鬆軟,一旦地震便有崩塌風險。所以當年真的沒幾個人敢來這裡投資,更別說要把什麼置地廣場、金鐘廊、新城市廣場全都翻版過來,在這裡打造一個「北美的香港」。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0MUzHYiJH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WqBi5VIBr
當然,也不是說當年的列治文毫無商業氣息。那時候已經有Lansdowne Mall和Richmond Centre,儘管商場規模以本地來說不算小,但人流卻是寥寥,華人比例沒佔幾成。尤其香港新移民多數下了機就「一路向北」,不是直奔唐人街、市中心,就是開車到 Cypress或Grouse Mountain滑雪,根本沒人會特意繞來這裡閒逛。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dlHZEe6W1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OII2YRR7z
89年的列治文,就像一隻懶洋洋的老貓。下午五點準時收工,一到晚上,風一吹,街就涼,人影都見不到一個。只有幾間美式Diner繼續苦撐着門面,整條Westminster Highway久久都不見一輛車經過。整個地方,靜得像被時間遺忘,與其說是大溫地區的一員(Greater Vancouver Area),倒不如說更像那些退役的內陸小鎮。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VLXuSQy7M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CusnjAnHD
誰知轉個頭,90年代中期,這隻老貓忽然翻身。自香港仔中心(Aberdeen Centre)落成之後,商場一家接一家開,港產片戲院、保齡球場、卡拉OK、華人超市,就連雞蛋仔和涼茶鋪都來報到,簡直就像把香港打包空運過來,開箱即用。大批華人移民湧入列治文,聲勢浩大得連北美最大的華人傳媒都跑來這裡插旗。新香港不再是買賣地產的口號,而是貨真價實的在這菲沙河口開張了。
90年代港人移民到溫哥華必到之處:「香港仔中心」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8DlP1uT6E
古惑仔、風雲、孤男寡女、花樣年華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j1toHJAJk
無數著名港產片都在這戲院上映爲當時的港人移民提供集體回憶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BU4I4yfep
1981年時,列治文的華人人口連5%都不到,想遇上一位講廣東話的,比撞鬼還難。但十年一轉眼,華人已佔了全區人口的16.4%;再過幾年(1994年),更一口氣突破五成,成為大溫地區華人最為集中之地。時至今日,黃皮膚、黑眼睛的滿街皆是,華人已佔據了全區人口的54.3%。No. 3 Road 一帶,更乾脆被稱為 Golden Village,顧名思義,滿眼皆是手持資金移民而來的金主。即使一句英語不通,只要會說廣東話或普通話,衣食住行、求醫問卜、看風水問流年,可謂處處暢通無阻。
當年日本八佰伴集團倒閉之後,列治文的八佰伴成爲了全球最後一個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oLJcUx43o
冠以八佰伴名義,並保留原來商標的購物地點
「華人聚居地」,今天說得好像天經地義,但在80年代,想在列治文找到一點「唐人味」,還真的要往南開車二十分鐘,專程跑到Steveston Highway的國際佛教觀音寺(International Buddhist Temple)才行。
踏入列治文的觀音寺,會有種離開了加拿大的錯覺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k2q4Cztcy
這裡金瓦飛簷、紅門紅柱紅磚牆,遠遠一望,就知道不是等閒建築。放在那片半農地半荒蕪的土地上, 更是顯得鶴立雞羣。說這寺廟是列治文華人文化的地標,一點也不過份。寺裡一草一木帶着濃厚的華人文化氣息,大雄寶殿、千佛殿、地藏殿,樣樣齊全,一絲不苟,連香爐都擦得亮晶晶。信不信佛不要緊,走進去,自然就能感受到那份文化色彩,就連加拿大總督也特地頒發了徽章表揚它對國家、社會與華人同胞的貢獻,足見當地人對這座寺廟的認同與尊重。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rUfUxgYjD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Clmf9CiEQ
萬丈高樓,固然始於平地。九十年代幾位華裔富商慧眼識珠,一擲千金,買地起樓,開商場、造天堂,將列治文從一片濕地農田,打造成一個乾淨、寬敞、便利的「北美香港」,無疑功不可沒。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AMRTIcfpz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XN4DBDFWQ
但建好環境,住進去的,始終是人。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5NSlXj1JK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ylRYNsKLQ
真正令這座城市開花結果的,是一代代在異鄉落腳的華人移民。從百年前背井離鄉的農夫與漁民,到後來在列治文街頭默默經營小店的港人,他們無背景、無倚靠,憑一雙手與一股韌力,風雨無阻,一磚一瓦地築起今日的華人社區。所謂「北美的香港」,從不是名號堆砌,而是骨氣使然。獅子山精神並非嘴邊標籤——這,才是列治文真正值得驕傲之處。
撇開早年華人被「賣豬仔」起鐵路的歷史,就是60年代的時候,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5x2ZUpnQb
移居溫哥華的華人,不少也在這魚類罐頭廠工作過
當年移民的華人,不少住在這類Bunkhouse裡面,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eaLd8TUrR
生活苦況不下於今日要放下身段跑去做超市散工的港人移民
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MfxTDfJMW
試過、跌過,不打緊。不是人人都能在外地扎根,也不是能長居外地就能永無後顧之憂,即使失敗了,也無需感到羞愧。但另一方面,倘若一遇到不如意便打道回港,滿腹怨懟地數落移居地,還藉此拍片討Like。那麼說到底,不過是自揭其短, 暴露自己在異地夢遊了幾年,錢花光了,卻從未真正體驗「移民」爲何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