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漂亮國向全球按下「經濟核按鈕」。這場被戲稱為「地圖砲」的關稅制裁,以史無前例的廣度覆蓋供應鏈命脈,直接引爆金融市場的信任危機。美股期貨瞬間暴跌,餘波席捲亞洲、歐洲,恆生指數自然脱不掉。
想不到兩天後,東方大國啟動「鏡像反擊」。關稅清單全面覆蓋敵人陣地,全球資本市場陷入「螺旋式拋售」,幾乎所有市場都響起紅色警報。
巴菲特在一次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說,「我們在關税方面有過很多經驗。從某種程度上說,關税就像是一種戰爭行為。」
戰爭開始了就不會草草收場,三個月不定,三年也不定,直至一方舉白旗投降為止。歷史數據顯示,此類經濟對抗平均持續2.7年,最長紀錄是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案》引發的十年貿易戰。
愛因斯坦曾說過,他並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上什麼武器,但他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是什麼武器。意思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上可怕的武器,並摧毀人類文明。如果這場關税戰最後變成陣營對抗,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武器可能就是經濟。
ns18.221.145.110da2